01
老祖宗告訴我們:“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做人,應該管好自己的嘴,別亂說話。學會靜坐,關心自己的生活,別去管和自己無關的事情。
但現實生活中,卻總有人當了“長舌婦”,對別人的事情,品頭論足,甚至造謠生事。似乎,只有對別人指指點點,才可以讓自己的心情更加好受一些,如果別人被激怒了,那麼自己就“偷著樂”,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快樂。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讓別人的口舌,成為自己的“是非”。
02
你總是在乎別人的話,你就是“自尋煩惱”。
俗話說:“人生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這一生,真的沒有太多重要的事情,你所在乎的事情,往往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上個星期二的上午,同事曉飛一進門就囔囔著:“哎呀,真的看不出,我們辦公室的小胡,搖身一變,就要被提拔了。”
小胡到我們單位才一年多,如果他能夠被提拔,那麼一定有什麼過人之處。要不然,論資排輩,都輪不到他。
小胡聽說自己要被提拔,心裡一陣竊喜:“曉飛,你是聽人事部的人說的嗎?如果我被提拔了,我請你吃大餐。”
一轉眼就過了好幾天,關於小胡要被提拔的事情,人事部並沒有“肯定”。人事部經理說了一句“小胡表現不錯,可能被提拔”。
因為曉飛的話,小胡好幾天都睡不踏實,早上來上班,眼睛都變成了“熊貓眼”。他還常常向其他同事打聽單位人事變動的事情。因此,我們單位很多人都知道了“曉飛要被提拔”。
昨天下午,單位召開了一次“碰頭會”,幾個上司在一起研究了人事變動的事情,提拔小胡的事情,也被證實是“子虛烏有”。
因為曉飛的話,小胡幾天都很煩惱,真的是“傷害自己”。
其實,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很多話,別人就是隨口一說,你真的不必當一回事。如果你較真了,那麼你就是“接盤俠”,把別人的煩惱接過來了,當成了自己的煩惱;你還是“太天真”的人,被人戲弄了,還矇在鼓裡。
人為什麼煩惱,往往不是發生了大事,而是聽了別人對自己的議論,輕信了道聽途說的事情。
真正有頭腦的人,不會被別人“蠱惑”,也不會被別人的話干擾自己。讓別人的話,永遠是別人的話,那麼自己的內心就安寧了。
03
真正聰明的人,對爛人爛事“充耳不聞”。
每個人都會遇到爛人爛事,但是所有的爛人爛事,都是過去的事情,註定要成為過去。
可是,有的人,記性特別好,別人說了什麼,做過什麼,都一清二楚,並且一輩子都沒有打算忘掉。
上個週末,我和幾個同學小聚了一次。在吃飯的時候,同學老周說:“哦,我剛剛才想起,同學老趙也在縣城。他上個月從東莞回來了,可能不打算去那邊打工了。要不,我們請他一起來吃飯吧。”
我說:“那好啊,我也很久沒有看到他了。”
同學老朱說:“如果他來了,我就走,別管我翻臉啊。”
老朱特意開車趕到石碣鎮,但是老趙卻不見人影,電話也沒有接了。
第二天,老趙才回電話:“老同學,真的抱歉,我昨天加班到夜裡十二點。上班不準帶手機,就錯過了你的電話。”
老朱執意認為,老趙是“放鴿子”,以後沒有必要聯絡了。
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計較以前的事情的,不管誰對誰錯,都不會聽“一面之詞”,也懶得去“追根刨底”。
讓自己耳根清淨一些,不管和誰交往,都從現在說起。如果別人做錯了什麼,就聽別人幾句解釋,如果解釋不清,就算了;如果別人確實有道理,也是一笑而過,也不要把別人的道理當成真理。
別人信口開河、信口雌黃,未必你非得要弄清楚?
人與人交往,很多事情,永遠都說不清,就像一個“謎”一樣存在。既然說不清,也聽不懂,那就不聽不說,讓過去的都過去,接受事實,就好了。
04
詩人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不要因為別人的言論,就讓你捲入了是是非非。如果你總是與別人爭執,總是在乎別人的話,就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比方說,你要參加公務員考試,並且已經決定了報考哪個崗位。可是,別人卻對你“指指點點”,你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張,萬一你考試失利,你豈不是被人坑害了?
這世上,不管什麼事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只要你的內心是亮堂堂的,經得起時間考驗,那麼你就根本不要懼怕別人的言語。
真正的高人,在聽到別人對自己議論紛紛的時候,聽著就好了,覺得別人說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
別人的話,有道理的,就聽一聽,沒有道理的,就笑一笑,難聽的,就直接當成“沒聽到”。嘴巴在別人身上,你還真的管不著,也不好管。
做好自己,問心無愧,何懼風言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