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古訓雲:“勿貪小利,勿慕虛名。”

虛名如泡影,彈指可破;小利如香餌,等人上鉤。

智者若愚,喜歡讓利與人,自己吃虧;愚者若智,佔了便宜,卻還沾沾自喜。

殊不知佔人便宜,只是眼下的甜頭,背後緊跟著的,只有災殃。

便宜佔盡,就是災禍

北齊道學家劉晝說:“苟貪小利,則大利必亡。”

在蠅頭小利上糾纏不清,就會損失更大的利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沒有白佔的便宜。

春秋時,虞國和虢(guó)國接壤,晉國攻打虢國必須經過虞國。

虞國和虢國結盟,與晉國分庭抗禮。

晉國對虞國說:“我送你黃金千兩珠玉十斛,請借一條路給我,將來一起平分虢國。”

虞國公收到禮物大喜過望,同意了晉國的請求。

結果,晉國不僅打下了虢國,還在班師途中滅掉了虞國。

虞國兩邊獲利,佔盡便宜,可惜黃金美玉還沒捂熱,就身死國滅,人財兩空。

佔朋友的便宜,是自斷臂膀;佔敵人的便宜,是作繭自縛。

全真派祖師,呂洞賓有言:“當為萬全之籌算,戒乎小利之貪求。一著不到,滿局皆休。”

智慧的人深謀遠慮,貪小利的人只顧眼前。

一味貪小便宜,不辨是非利弊,註定有百倍千倍的災禍等著你。

聰明的人,都不肯吃虧

《道德經》中講:“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精明的人,處處為自己打算,一點虧都不吃,這樣的人很少有大成就。

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人,往往得道多助,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無私”是一種先人後己的人品,“成其私”則是成己達人的境界。

世人皆知,管仲和鮑叔牙是一對至交好友。

卻不知,若沒有鮑叔牙的謙退,就沒有管仲的發達,更不會有齊國的稱霸。

管仲的前半生,貪人錢財,被罷過官,當過逃兵,還選錯了陣營。

但當齊王決定重用鮑叔牙時,

鮑叔牙卻退位讓賢,對齊王說:“國之棟樑不是我,而是管仲。”

果然,鮑叔牙放棄了高高在上的權柄,成就了管仲的美名,更成就了齊國的偉業。

《史記》記載:“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鮑叔能知人也。”

意思是說,齊國功蓋天下,人們不去稱讚管仲賢明,而都去稱讚鮑叔牙知人善任,捨己成仁。

《道德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為伍。”

天道是公正無私的,善人多福,惡人多禍。

吃一點虧不要緊,人欠你的,天會還你的。

《道德經》中講:“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佔便宜表面風光,其實暗藏兇險;吃虧表面委屈,其實積了陰德。

寧可天下人負我的,是謙謙君子;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是卑鄙的小人。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以為放下了,但卻還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