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我沉默,你說我缺乏社會責任感。我發聲:你又說“年輕人你好大膽”。疫情雖是災難,疫情卻讓快節奏的社會慢了下來。平時有的人忙於生計,有的人忙於升官,有的人忙於發財。

疫情期間,我們的電話資訊變多了,談的都是關心身體健康,出門戴口罩之類的話,說的都是家裡缺不缺口罩之類的事。一時間,我們感覺到原來親情在這時候最溫情,最美好。

然而,這種人類共有的情感。卻因為認知程度的不同。對情懷的認識上面出現的分歧,親朋好友變得陌生起來了。疫情前還天天一起喝茶聊天的老友,疫後為這些熱議話題不在一起了,有些人退出了同學群,有些人在家族群裡沉默,不再說話。有些人更是恨得牙癢癢,發誓不再和某某人老死不相往來。為何會如此,這是一個敏感和艱難的問題。

如果任其進一步發展,很有可能會引發敵意,而這敵意又為未來的吵架埋下了禍根。又因為敵意很多時候不僅僅是兩個當事人,還有兩方觀點不一致的人。

其實,如果大家都能夠始終保持足夠的理性,自然能夠很輕鬆地解決問題,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即使在觀點上有分歧,依然能夠做到相互尊重,對事不對人。可現實的情況是,我們不能保證所有人在所有時候都是理性的。

那是不是說,只要抓住了那個“正確”的答案,任何“不正確”的答案都要排斥掉、消滅掉?

如果大家都抓住了那個“正確”的答案,如果一個觀點成了“主流”觀點,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地禁止別人發表反對的意見?

也不是這樣的。答案並不是單一的一個點,它有時候是一條線,很多時候是一個面,甚至是一個立體。它具有複雜的結構,它還有待於我們不斷地去挖掘,我們對它的認知還有待於不斷地去完善。那怎麼挖掘呢?只能透過不斷地探討。而在探討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需要跟不同的觀點進行思想上的碰撞。

即便我們抓住了那個“正確”的答案,可能獲得答案的方式並不客觀,可能只是依賴第一眼的直覺,源自直觀的體驗,源自長期以來的經驗,而這些東西,很多時候是會對自己造成欺騙的。也有可能,我們分析、推理的方式還存在不少漏洞,只是基於大機率的原因,我們“碰巧”夠著了那個正確的答案。可就算得到了正確的答案,也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改進自己的思維方式,

出於多方的原因,我們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時候,有必要去容納各種不同的觀點。

那麼,我們評定正確答案的標準是什麼呢?是依據這個答案被“大多數”認同、被“主流”承認嗎?

不是的。如果大家都以這種觀念為標準,很容易造成“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我有時候很佩服那些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挑戰權威的人,敢於在大家都說“是”的時候,他一個人站出來說“不”,愛因斯坦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但有時候,單單提出不同觀點是不夠的。如果沒有給出足夠的論據,很容易讓自己的觀點在辯論的戰場中被擊倒;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自己的觀點將很難找到立足之地。

因此,人是有侷限性的,是需要不斷成長的。而標準是人定的,它自然也是需要不斷成長的。現在的標準在未來是有可能被揚棄的,也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果有人敢說一個標準可以一成不變,放之四海皆準,那他的思維將很容易陷入僵化。

正如前面說的,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成長的空間,會隨著個人成長而逐漸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只要願意改進,只要肯下功夫,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人就是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如果因為一些無意間的言行,堵住了這種可能性的發展,這是誰都不願看到的。

另外,我也希望一些內心比較敏感的人,有些事別太往心裡去。他人在批評你的觀點的時候,多是想糾正你“錯誤”的認知,未必是在對你的人身做出貶低,在對事的時候未必就是在對人。

人在步入社會以後,會遇到更多這樣的情況,壓力來自上司、來自競爭對手、來自出於各種不明原因而對你抱有成見的人……我們應該學會更加堅強地面對,而不是逃避,這樣才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當然,還有一種極個別的情況:有的人就是不懂得自我反省,不去改進自己,長期固守著錯誤的觀念,甚至還不懂得顧及他人的感受,認為自己“聲高”就是“有理”了。就算我們再怎麼努力,耐心地嘗試去說情說理,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這時候,我的建議是:無視、遮蔽。

當他的發言得不到認同,得不到迴應,他也會覺得待著挺無趣的,甚至有可能開始反思,意識到自己之前某些言行有問題。

而如果你還去理他的話,他只會覺得自己有觀眾了,馬上又恢復了活力。

我們不要讓觀點不一致,成為我們情感分裂誘因。要正視問題的本身,就像科幻小說《三體》讓我們認識到: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成大事者,往往對自己比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