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野,來著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很多人都想要讓自己養成很多好習慣,起初還一腔熱血,結果堅持沒多久就放棄了。很多人都想要讓自己戒除很多壞習慣,起初還信誓旦旦,結果又被打回了原形。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的決心不夠,而是他們的方法不對,更確切的說是他們沒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行為。
行為轉變有三層,最外面那層是結果的變化,中間那層是過程的變化,最裡面那層是身份的變化。許多人開始改變他們的習慣,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上,這會導致養成基於最終結果的習慣,這樣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正確的做法是培養基於身份的習慣,也就是從最內層去改變,著眼點是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舉個例子:
“我想變瘦,不瘦20斤不換頭像(結果), 如果我堅持運動的習慣,我就會變瘦(過程)。”他們這樣設定目標並決定他們應該採取什麼樣行動來實現這些目標,根本不考慮激勵他們行動的信念。每個行動體系背後都有一套信仰體系,以身份不符的行為不會持久。目標不是你想變變瘦,而是成為健身教練,你的行為通常反應你的身份。改變習慣的最有效方法,不是關注你想要達到的目標,而是你想要成為誰。
行為轉變有四大定力
第一定律 : 提示
第二定律 : 渴求
第三定律: 反應
第四定律:獎勵
這也是所有習慣的形成都會經歷相同順序的四個階段。
舉個例子:
當你的手機發出嗡嗡聲,提示收到了一條簡訊息(提示),你想要知道資訊的內容(渴求),你抓起手機開啟那條訊息開始讀(反應),你滿足了想要讀那條訊息的願望。抓起手機,以你的電話嗡嗡作響之間建立了關聯(獎勵)。
提示和渴求是問題階段,反應和獎勵的解決階段,要培養好習慣和戒除壞習慣要用行為轉變的四大定律。
如何培養好習慣?
第一定定律(提示)--讓它顯而易見
①應用執行意圖:“我將於(時間)在(地點)(行為)。”
例如: 我將於明天早上六點半在江南公園跑步
②應用習慣疊加 :“繼(當前習慣)之後,我將會(新習慣)”
例如: 冥想。每天早上起床後,我會沉思三分鐘
例如 : 如果你想讀書,就多放幾本書在你的床頭
第二定律(渴求)--讓它有吸引力
①利用喜好繫結
例如 :
1)下班回來後,我要去公園跑步(需要)
2)在我跑完步後,我會開啟抖音刷一刷跑步達人的動態(喜好)
②加入把你喜好的行為,視為正常行為的文化即群體(親近的人,群體中的多數人,有權勢的人)
第三定律(反應)--讓它簡單易行
①減少阻力。減少培養好習慣的步驟
例如 : 你想要培養一個健身的好習慣,一個健身房不在你的正常通勤路線,一個健身房在你上班路上就有,你去路上這個健身房健身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②備好環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來行為的環境。
例如: 你想下班後跑步鍛鍊身體,早上出門上班前你要提前準備好健身裝、運動鞋、運動包和水瓶。
例如:“每晚睡前閱讀”變成“讀一頁”
第四定律(獎勵)--讓它令人愉悅
①利用增強法。完成一套習慣動作後,立即獎勵自己。
②利用習慣追蹤法。記錄習慣傾向,不要中斷。
例如:每天早起後,我將在日曆上打上一個✓
如何戒除壞習慣?
第一定律反用(提示)--讓它脫離視線
降低出現頻率。把壞習慣的指示清除出你所在的環境
第二定律反用(渴求)--讓它缺乏吸引力
重新梳理你的思路。羅列出戒除壞習慣所帶來的益處。
第三定律反用(反應)--讓它難以施行
①增大阻力。增加實行壞習慣的步驟。
②利用承諾機制。鎖定未來會有利於你的選擇項。
第四定律反用(獎勵)--讓它令人厭煩
①找一個問責夥伴,請人監督你的行為。
②創立習慣契約。讓壞習慣的惡果公開化並令人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