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今天是大年初一,和一起留滬的同事約了場電影。電影院座無虛席,擁擠得無法呼吸,電影看下來沒有多少驚喜和笑點,也許是我給予了它太多的期待。想透過一場電影來驅散近日心中積攢的煩悶與陰霾,多少有點天真和可憐。

在從電影院出來的路上,有的人和身邊的伴侶歡快回憶著搞笑情節,有的人獨自一人瀟灑離去留下一個背影,有的人臉帶失望地離開,但更多的是向我一樣,面無表情,沒有多少驚喜也並無什麼失望。彷彿一切都無所謂,亦或者說一部電影而已,對我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稱讚它或者貶低它對我而言毫無意義,以至於我對此才略顯麻木。

所以,我是為了活著而生活,還是為了自己而活。我真的搞不明白了,為什麼現在的我並不能從生活上體驗到喜怒哀樂的情緒,也許是在逼不得已的時候情緒被擠壓了太久,導致了情緒點的神經產生了鈍感。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鈍感力,這個時代一直告訴你要隨機應變,要順應時代,抓住機會,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這本書提出了鈍感力。也就是說,你不必對所有事情都小心翼翼,敏感多疑,你需要擁有反應遲鈍的能力。我覺得這和專注的意義很像,如果你專注一點,那對其他的點必然存在鈍感。

一個人內心的富足,才能體會到生活帶給他的悲喜。生活本身就毫無意義,所以心靈的豐裕才更有意義,就像今天花了兩個小時準備晚餐,我的目的也許只是想填飽肚子,但在操作各種菜品的步驟時,我獲得了內心的充實和平和,這份平和在我忙碌的生活裡很可貴。

3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喪了一年才知道,原來投資自己的大腦,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