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愛無私,情無價;若愛太用力,情不恰如;便會傷了親子關係,難以癒合

1 序言

母愛的無私,值得用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去歌頌。

母愛,承載著孩子的未來、亦是在為孩子後半生蓄力。

作為媽媽,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愛?

媽媽如何表達愛,才能既不傷親子關係、又能給孩子的心靈蓄力。

2 愛的自省

孩子剛出生,我便獨自揹著年僅兩個月的女兒,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我一心要給孩子攢嫁妝,想透過自己的行動,給她的未來創造更好的生活

在佈滿灰塵的日租公寓裡、在人頭顫動的鬧市中。

我懷抱年幼的女兒,心裡感受到的確實賺錢的快樂。

透過內心那一絲絲自省的光芒。

我看到了那些在母愛沐浴下的過往。

她希望我能更好,不要驕傲,便習慣性使用激將法來鞭策我。

3 愛的表達方式

記得那年,月薪微薄的我,業餘的小店日收入過千元,我開心地告訴母親,她回答說:“這算什麼啊,比你好的人有的是。”

每次回家,遠離家鄉的我,總是期待媽媽的早餐。

而母親說:“我早餐都不吃的,我也不知道你們吃什麼?”於是,我一年僅能在家的幾天一直很少吃到媽媽的早餐。

因牽掛母親,暑假把不到六歲的女兒隔空投送回家陪伴年已花甲的母親。

女兒的暑假就在這上下三層樓、幾百平米的大院中度過。

經常會晚上十點發來影片說:“舅舅沒回家,外婆晚上要提前去酒店備飯,我一個人害怕。”

四十天後,女兒會自己洗頭、洗澡、洗衣服、會自己睡覺,餓了會去隔壁的親戚家讓幫忙煮雞蛋......

母親的勤苦,不可謂不是因為那份沉甸甸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未成家的兒子。

母親一直以為,經濟上的補給是愛最好的表達方式,女兒在老家的日子裡,她每天都會給她買各種漂亮的裙子去彌補對外孫女的虧欠。

4 叛逆還是甦醒?

我那顆與母親緊密依偎著的心,也從這件事上開始了與原生家庭的撕裂。

那顆成長過程中,被用錯了方式去愛的內心開始甦醒。

2020年的國慶長假,我並沒有收到媽媽的一句問候:你回家嗎?

在家的幾天,我不再跟往常一樣呼朋喚友、吃喝玩樂,我每天就待在家裡,享受那份獨特的靜謐,每天等待著媽媽一早九點下班回家,然後她會在家睡上半天,晚上八點半準時回酒店備餐。

無疑,媽媽晚年似乎有點淒涼,不停奔波,說明心有不安、亦有不甘。

而我,而立之年的叛逆看似不孝,可是那顆童年時期便埋下的一直渴望看見的心,

一直在等待著一句關切的問候、一聲溫暖的鼓勵......

這是一種有缺憾的親子關係,那種缺失從童年延續到中年,在逐漸地滋生著兩代人的隱痛。

這種隱痛,讓我學著去修復我跟女兒的關係,開始關注女兒內心的需求、情感互動,增強與孩子心靈的連線,更多地感受來自內心的幸福力。

5 愛與幸福力,皆為傳承

沒有一種母愛,不值得歌頌,但不是每一份母愛,都能恰到好處

愛是一種傳承,亦是滋養心靈的種子

恰如其分的愛,不是迎合、不是單方面的犧牲和給予,而是潤物無聲、充滿尊重、知你所需、糾你不足、共同進步。

真正的財富,是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進取的精神、勇於面對一切挫折的勇氣、逐步完善的人格、任何境遇都能感知幸福的能力。

保持自我的進步,知識的更迭,良好的心態,才是給孩子傳遞幸福、感知美好、為孩子後半生助力的基礎。

愛,是一種修行,需要時刻反觀自己:我們的愛是否恰如其分?是否因太過用力而剝奪了孩子自由生長的空間?是否因過於片面而誤導了孩子對幸福的定義?

6 寄語

願每一個母親無私的愛意,都能種下一片恬靜花園。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知恩、感恩,時刻充滿愛的力量、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願每一個媽媽都能以恰到好處的愛,為親子關係找到歸處,收穫心安。

2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預演幸福和成功,就會實現;你也可以輕鬆地獲得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