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看著圖片有一些淡淡的失落,大概河壩上春天的谷荻,夏天的野茄子以及秋天的甜姑娘也一併消失殆盡。如此一來,那些齒頰留香的記憶便成了永恆。

忽然有些難過,承載了我無數歡喜與悲傷的故鄉,漸行漸遠……

在外面漂泊久了,開始變得敏感而脆弱,說真情也好,矯情也罷,想家彷彿成了一種不能割捨的執念。開心的時候想家,不開心的時候更想家。可是想著想著,一不小心故鄉就變成了他鄉,而我終成了故鄉的過客,他鄉的遊子。

思緒飄忽間,那些與年有關甜蜜而美好的記憶開始生動起來,沉溺在在那些曾觸手可及,而今卻欲求不得的愛和溫暖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味。那些熟悉的畫面,溫暖的笑靨,故鄉,老屋,和所有與童年有關的記憶如畫軸般徐徐展開……

【一】辭灶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們家鄉叫做“辭灶”,記憶裡故鄉“辭灶”是很講究的。一般辭灶的日子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老人們說“莊戶三,買賣四”,故鄉在農村,務農為生的人佔大多數。但是做生意或者家裡有外出未歸的,就必須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辭灶。

老話講辭灶就是灶王爺上天庭去彙報這一年的工作,灶王爺要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能回家,我們大年三十晚飯也是吃餃子,叫做“迎神,”這個神指的就是灶王爺。

記得小時候辭灶當天,家裡的櫃櫥箱桌都會挪到院子裡,母親包著方頭巾,長長的竹竿上幫一個掃把,仔細地清掃屋頂和牆角,我常常為蜘蛛結了一年的網遭到破壞而嘆息,也會心痛被撕成一縷一縷的舊年畫,小時候我不止一次珍藏過這些被母親淘汰的東西,只是如今都不知零落何處了……

母親大概要忙活到午飯以後,清掃過的屋子明快起來,原本燻得很暗的牆壁上,留下掃帚劃過的一道道痕跡。屋頂垂下來那些蜘蛛網不見了,房樑上“上樑大吉”這四個字又隱約可見,那些燻成咖啡色的高粱秸密密地排列著,我又可以望著屋頂,想象著外面的天空了。

下午,一家人都會忙得不可開交,要帖年畫,貼窗花,還要把抬到院子裡的傢什各就各位。母親從買來的灶王爺年畫上仔細地剪下最上面的小馬,我看見母親虔誠的把那小紙條放進米缸。我曾悄悄地問父親那是為什麼?父親說母親在給灶王爺餵馬,時至今日我依然不明白,餵馬為什麼要放進米缸而不是放在草叢?不過這樣的問題我一直沒問過,或許一直以來我都清楚,就是問了也不會有答案。

麥芽糖在辭灶這天是必不可少的貢品,母親說是給灶王爺吃的甜頭,讓灶王爺去天庭做年終報告時只撿好聽地說。而祖母的說辭比較簡單粗暴,因為麥芽糖以黏聞名,祖母說給灶王爺麥芽糖是為了黏住他老人家的嘴,以防他老人家在天庭亂說……

母親總是不斷地囑咐我們,吃飯的時候少說話,或者儘量不說話,每當這個時候我都莫名地緊張,亦或許是對冥冥中神靈的敬畏吧。

煮好餃子一碗一碗盛好,灶臺上,供桌上都擺上餃子,父親和哥哥到門外放鞭炮,母親從米缸裡掏出灶王爺的千里馬,用三張紙錢包裹起來,捲成一個長長的紙筒,在供桌前點燃之後,對著盤旋的紙灰,在木香繚繞中虔誠的跪拜,嘴裡唸唸有詞,無非是請求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一家人健康平安之類的吉利話。

放完鞭炮,跪拜儀式也基本結束,一家人開始吃餃子。飯後父母會鄭重地囑咐我們,辭灶了就是要過年了,以後不可以吵架,說話不可以帶“死”字,就連撐死,餓死,煩死都不許說,還特別叮囑我,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哭鼻子。

回到故鄉人“辭灶”過後,從這天開始回到家中的人沒有特殊情況,就不可以再外出,一家人歡天喜地的備年貨,準備迎接新年。

【二】除夕

家鄉過年是很講究的,畢竟是孔孟之鄉,很多習俗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其實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我不覺得這是迷信,這也算是習俗文化的一種傳承。

年三十一大早主婦們就開始忙活了,煎炒烹炸是必不可少的。早上要做米飯,放兩個極小的碗中,冒成尖碗頂放一粒大紅棗,擺在供桌的兩端。六個小碟子,分別裝蘋果,桔子,點心和糖果。

臨近中午的時候,家裡男人淨手上香,就會把畫著祖宗畫像的大掛畫請出來,掛在正堂,族譜也擺在中央,院子裡搭一個簡易的天地棚,裡面擺著小饅頭和香爐,中間一般都是父親用毛筆書寫的“天地君親師”五個規規矩矩的小楷。

正堂這個掛到初三早晨才拍下來,一直以來掛上這個的時候我總是莫名的緊張,感覺不敢仰視的樣子,上面密密茫茫寫著已亡故族人的名字。午飯前供桌上擺好了魚,雞和豬頭,豆腐也是必不可少,每個盤子頂端都放一棵翠綠的菠菜,叫做“打碗頭”。最近幾年菠菜替換成長成花兒一樣的油菜了,反正都是取個吉利的寓意。

兩方年糕壓住畫角,避免走路時帶風,來回晃動。家鄉的年糕是黃米做的,黏度比南方的年糕要強很多,已經很久沒吃到家鄉的年糕了,很想念。供桌最前面是香爐和高高的燭臺,燭臺的兩邊是很大的饅頭,一邊五個饅頭摞在一起。擺好的供桌喜慶而又莊嚴,就連頑皮的孩子站在前面,都會流露出敬畏的神色,與迷信無關,這是一種虔誠的尊崇,是一種浸潤在骨子裡的文化傳承。

這一切擺放停當,上好香就出去放鞭炮吃午飯了。年三十的午飯是很豐盛的,滿滿一大桌,就算是在還不很富裕的小時候,都可以吃到雞鴨魚肉,那時候一年中大概年三十的午飯是最豐盛的一餐了。父母在吃飯的時候會囑咐我們,先人們回家過年,說話走路都要輕,不可以相互喊名字,因為那麼多先人,說不定就和哪位先人重名了。

家鄉的習俗現在來說有些不近人情,一般從這個時候開始,嫁出去的女兒就不可以待在孃家了,一直到初三早晨,今時今日,我故鄉也鮮有女兒在孃家過年的。

吃過午飯女人洗洗刷刷收拾一下衛生,男人們傾巢出動,只要能走路的就得隨行,村子裡各個姓氏的男人都拿著長長的竹竿,拎著紙錢香燭,浩浩蕩蕩的奔向各自的祖墳,一般從下午一點半開始,村子周圍就響起鞭炮聲,幾乎是要斷斷續續到第二天黎明的。我家鄉過年一天三頓飯都要放鞭炮的,所以上墳晚的和吃晚飯早的就銜接起來了,那時候過年比現在熱鬧得多。

男人們上墳回來,清掃得乾乾淨淨的院子裡就會鋪上一層谷秸,說是先人們騎馬回家過年,谷秸是給先人餵馬的,大概現在也有很多人家不放了罷。前幾年回家還發現年底的集市上有人一小捆一小捆的賣這個,應該是講究的人家還遵從這個習俗。

放了谷秸以後規矩也就多了起來,從現在開始不送年不準掃地,不準倒垃圾,洗漱的水也不能倒,都統一放進盛髒水的大桶裡。

三十晚飯是餃子,放鞭炮出去迎神,說是接灶王爺回家,灶王爺結束了七天的彙報工作,三十晚上正式回家過年。

【三】守歲

年三十晚飯迎神,吃了晚飯母親就開始和麵調餡,準備包過年的餃子。

我們過年的餃子也是很講究的。父親說五八年以前除夕夜裡吃的都是素餡餃子,家家戶戶都是這樣,說是因為有的先人是吃素的。後來破四舊,祠堂也砸了,那會食品短缺,家裡有啥就包啥,沒辦法講究了。生活好起來以後,有的人家改回吃素,有的人家改吃葷了,但是除夕夜的餃子不可以用牛馬肉。

大年夜的餃子小孩子是不能動手的,第一是因為要擺供桌,包餃子也要懷著敬畏的心情去做,第二是要保證質量,大年夜煮餃子破肚子是很忌諱的,所以這些事都是母親一個人認真嚴肅的完成。

包餃子一般要用韭菜,寓意長長久久發大財的意思。面板上一溜小碗擺著,有洗乾淨的大棗,切成小方塊的年糕,還有小糖塊和兩分的硬幣。這些都要包進餃子裡面去,一般是各種包六個或者八個。硬幣都是提前好幾天就泡著清洗乾淨,餃子裡面包硬幣,父親說他小時候就有這個習俗,一直傳承至今,只是個數因自己家喜好和人口而定。

母親包好餃子用大紅色包袱蓋上放好,一家人圍炕而坐,母親用茶盤端來泡好的茶水,果盤裡裝滿了花生瓜子和各色糖塊,我們就這樣一邊聽父親講以前的各種習俗,或者是家族中各種傳記,一家人坐在一起守歲。

大家族過年要提前安排好,我們是三代以內的宗親男人是在一起過年的,一般晚上九點就開始過年,我父親年長,所以零時準點在我家過年。

煮好餃子,先放供桌上,點燃香燭後,哥哥們就端著盤子去大街上,放鞭炮,拜四方迎神。回來以後供桌前已經鋪好墊子,哥哥們輪流磕頭拜年。拜年結束以後,才開始正式吃過年的餃子。

除夕晚上吃出硬幣是很吉祥的事情,誰第一個吃到立馬就要放到供桌上拜一拜。求祖宗保佑發大財,所以吃飯的時候很熱鬧,相對於守歲時的嚴肅,吃個餃子顯得輕鬆有趣,喜氣洋洋。

吃完餃子父母會給沒有成年的哥哥和小侄子發紅包,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大約四點就開始出去拜年了,這一次拜年就是五代以內的宗親了,要挨家挨戶地磕頭拜年。我們小孩子也是不能睡覺的,因為別人來給我父母拜年時,我們也要給遠房的哥哥弟弟拜年,這是最基本的禮數。

拜年大概要七八點鐘才能結束,一家人草草吃點早飯,初一早上不動刀,一般就是吃夜裡剩下的餃子。吃好了都是趕緊收拾,重新放上瓜子糖果,茶水也泡好,八點半左右,各家嫂嫂就開始來拜年了。每年初一早上困得要命也不能睡覺,要恭恭敬敬地等著嫂子們,在嫂子們拜年的時候,向嫂子們問好。不過我的家鄉女人是不用磕頭的。

我們故鄉親戚族人之間拜年必要是在上午,下午是不可以上門拜年的,這是規矩。好不容易哈欠連天地捱到中午,吃了午飯,一家人差不多都要眯一會了,一直以來從初一的下午我是可以睡到第二天早晨醒來的,長長的一覺養足了精神,初二夜裡又要熬夜了……

【四】送年

初二送年和大年夜差不多,也不能睡覺,要一家人圍桌而坐,聽父親講古論今,那些家族的往事父親平常是不講的,過年的時候父親為了不讓我們睡覺,才會講給我們聽。

大概從晚上九點多開始外面的鞭炮就開始響個不停。我們家是八十年代以後才開始初二夜裡送年的,以前都是初三早晨五點多起來送年。父親開玩笑說,一年好不容易請祖宗們來家這麼幾天,那麼著急送走幹什麼。

後來在我們兄妹的強烈要求下才改到初二夜裡十一點送年,因為這樣我們第二天就可以不用早起。其實初三早晨送年也算是家族的心酸史,族譜上記載家族剛遷來時生活極端清苦,五點鐘送年正好算是初三的早飯了。再後來家族發達了,族人們還是沿襲了老一輩的習俗,都是在初三天亮前送年。

以前送年比現在講究得多,煮好了餃子擺上供桌,就要端著盤子去外面送神,越是大的家族講究越多,我們家族在父親年少時送神一直送到祖墳,一路上鞭炮紙錢不斷,送到祖墳才算是儀式結束。

父親說他小的時候,爺爺每年送神回來吃了餃子,就背上簍子出去,天亮前一般都會揹回來一簍子乾草碎葉,用來生火做飯。

送年的餃子吃了,初三早晨供桌上的貢品就要撤掉了,祖宗畫像要“請”下來,這個“請”字很嚴肅的,不可以說摘,否則會被父親訓斥。祖宗畫像“請”下來以後,就“請”出財神的畫像掛上,繼續香火紅燭地供奉到元宵節,一日三餐都必須上香叩頭,跟過年時一樣。

供桌一般初三早上十點以前收拾停當,因為初三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祖宗畫像和族譜是不可以讓出嫁的閨女們再看到的,至於為什麼我也不清楚,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習俗就是這樣,至今我們都還在遵守著。

初三開始,講究相對少了一些,開始串門走親戚拜年,家鄉的年俗是元宵節過後才真算正結束,故鄉元宵節那日的儀式亦是莊嚴而不失熱鬧,自是別有一番回味在心頭……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穿越半城風雨,只為在時光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