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笑容變得“敷衍”,笑似乎成了我們的一個表情,不再是曾經愉快的心情。在浮躁的社會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微笑更多的是緩解尷尬、掩飾脆弱,對抗無奈。時間久了,好像成了一種解壓方式,我們也在解壓中慢慢丟失清澈的自己。
生於70年代的我,從小生活環境相對優越,從來沒有為吃穿住行發愁過,同事說,70年代的我們是幸運的,是有情懷的一代人,80,90,00後趕上了一個競爭的年代,生存的艱辛讓他們忘了還有詩和遠方。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京,在別人眼裡,是令人羨慕的事,我也曾為之驕傲。但當我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後,我突然發現沒有了父母的呵護,沒有同學、朋友的關心與幫助,每天被生活推著走,沒空停下來審視自己,也沒空呻吟自己的不易,一個人要面對生活、工作、生存的壓力,真的很無助,現在想來著實有些傷感。20多年來,工作的變遷,生活的變故,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一路跌跌撞撞,來不及哭泣,來不及責怪,更來不及抱怨,在懵懵懂懂中慢慢成熟,在迷茫失意中漸漸長大。
去年,兒子上了大學,我終於可以放飛自我了。第一站說走就走的旅行選擇在我讀大學的城市——長春。除了我的出生地,這裡一直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有人說,大學生活是最值得回味,最值得珍視的一段經歷。沒錯,這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經常浮現在我的眼前。上一次來長春還是10年前出差,和同學短暫的小聚。這一次專程來這裡,和老同學喝酒、聊天,沒有趕路似的旅行,只有故地重遊的閒暇,溫暖、舒服、自然……在一起的時間,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喝不夠的酒,好像時間都穿越了,雖然歲月在我們各自的身心都留下痕跡,但同學間的那份情並沒有因為皺紋的增長而變淡……曾經的同學現在都成長為處長、院長、教授……但此時這些頭銜都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友誼”二字,我們之所以沒有戒備,沒有負擔,沒有套路,只因為我們在青春年少的時候一起年輕,一起瘋狂,一起青澀,一起莽撞。。。。。這樣的友誼,這樣的感情更像一杯茶,越品越濃。過了大喜大悲的歲月,過了傷感流淚的年華,更加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溫馨,即便是離別也歡喜。同學夫人看著我開心的樣子問我,你有多久沒有開心的笑了,我才意識到只有和同學在一起,我的笑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愉悅的,雖然不經常聯絡,但每一次的問候,都恰到好處,都暖在心裡。我的生活因你們而精彩,我的堅持因你們而執著。
如今,我們已年過半百,但我們依然朝氣蓬勃,曾經的日子也許有很多遺憾、不甘,苦也罷,樂也罷,那些不完美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美……正如麥家在《人生海海》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我亦如此,希望我身邊的你們、他們也如此。
相聚是短暫的,我用心記錄這些小確幸。在日後的某一天突然想起時也會心生溫暖,嘴角泛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