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今天是大年初二,還有三天假期結束,現在的你是什麼心情呢?
“既希望假期早早結束,又希望還能多有幾天假期。”
哦,我不是太明白你的意思是什麼。
“從一家人吃吃喝喝,洗洗涮涮這樣的生活狀態,一天就為了兩頓飯從早忙到晚,這樣的生活太過單調,沒有什麼心意。”
“不過我好像忽然想到,烹小鮮如治國,裡面存有著智慧。不過,今天更深的感觸是洗碗也有些很多智慧存在,一大家子,一頓飯下來,大大小小的碗有二三十個,在家六七個鍋,就是一堆,洗碗的人也很多,如果沒有分工合作,步驟出錯,不僅是洗碗很慢,還有可能因為碗吵起來。”
“這樣想想生活中不缺少有趣的事,重要的是在於是否善於觀察和發現”
對,就像今天洗碗這個事情。
“在舅舅家吃飯,舅媽在旁邊反反覆覆地說,哎這個碗要一個一個的洗,以免碰在一起,然後又接著說大碗做大碗的放,小碗做小碗的放。”
“我們兄弟姐妹幾個,都快三十的人了,洗了多少年的碗,已經輕車熟路了。所以聽她這話,實際上是不耐煩地。覺得太過矯情。”
“所以大家都起鬨,互相開著玩笑,鄙視了一番,碗還是按照我們幾個被安排洗碗的小輩來洗,沒有摔壞一個碗,而且安排的是很有調理,洗碗效率很快。”
“不過忽然想到舅媽的言語舉止,感覺還是挺可憐的。整個家裡人20多口人,對於洗碗這件事沒有一個聽她的安排,和她幾乎是現在對立面。”
“看似很不理解的行為背後有兩個原因在作怪。”
“第一個,有潔癖,碗洗三遍才幹淨,為啥是三遍,不是四遍呢,肯定有其意義。但就這點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清潔標準,只是這個標準只對自己,不對別人,那也就沒有什麼關係。如果是指向別人,有必須、應該的字眼,別人不按照自己的標準走,自己難受就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
“第二個,碗太貴,據說有一套碗買做幾千塊錢,這樣算下來一個碗就是幾百元,摔碎了就真的沒法用了。所以對於自己的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對,如果只是用來做擺設,放著觀看還行,要用來吃飯盛菜,拿來實用,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想必都會很小心很謹慎,吃個飯,拿個碗都要輕拿輕放。實際上飯到底是啥味道都已經不知道了。
我想到馬老師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去外面講課拿一個幾千元的水杯,上個廁所都要拿在身邊,時刻要小心不被偷,去哪兒都要帶著很不方便。
“是的,所以今天我也更加確定,一個人要想健康,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明晰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需求是什麼?這樣活的就會更加自如。”
“比起碗和關係哪個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是為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增進感情,那碗就真的不重要,讓家人用著舒服才重要。如果覺得自己的高價格的碗才是最重要的,讓碗乾淨完整是目標,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定一個架子把碗一個一個的陳列著做展覽,最好是自己關著屋子欣賞才是好辦法。”
對,我贊同。
“好,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