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曬一家四口洗乾淨的衣服。

每從洗衣機裡拿出一件,便輕抖開來,蜷著的衣服得以舒展。用力拉得更平整些,手指仔細整理衣服的領子、門襟、下襬。褲腳裙邊亦是如此相待。

愛人的衣服大大的,如他的寬厚踏實。曬的時候,感恩而滿足;大兒子的衣服顏色素淨,我曬出暖意和想念。孩子在家附近上學,每天放學都回家。想到他,卻覺得他去再遠的地方我也安心;曬到彩色的衣服,不禁笑了。家裡還有個六歲的小可愛,他像是一顆最香甜的糖果,是我得到的禮物。

曬自己衣服的時候,愈發仔細。我愛自己,也愛自己的衣服。每一件衣服都帶給我舒適和美麗,我們彼此陪伴,它們是有生命的。

我曾經不愛曬衣服。一直以來都是愛人和家裡阿姨曬。

後來,我不愛做的事越來越少。

每件事,每個角色,都是在“做自己’。因此,就少去許多“被打擾”和“為什麼”。所有的“發生”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的生活即由它們組成。

獲得內心的平靜亦是如此。挫折和苦痛是成長必經,皆是我們認識自己的好時機。如果純粹把它們當做負面經歷,毫無疑問會分外壓抑和焦慮;如果我們承認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來就有這個部分,我們就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不再糾纏於情緒。

心理學中的“趨均數迴歸”告訴我們:“當我們的情緒在最低谷的時候,總是會反彈回來”。

我們可以去做些什麼,無論我們嘗試什麼,閱讀一本書、開始一個運動的計劃、靜靜地獨處、和朋友傾訴、約見心理醫生……都有可能帶來改善。情緒不會一直停留在一個極好或極壞的點上。

而最好的治癒,是在我們的日常裡。自己是自己最親密的陪伴者,自我關係尤為重要。我們透過一件件事,一次次情緒來認識自己、理解自己、幫助自己。然後我們也才能去認識他人、理解他人。當自己對自己的愛和能量滿滿的時候,溢位來的部分,便是他人感受到的,來自於我們的舒適的愛。

自己對自己是需要極大耐性的,“破而後立”的過程是漫長的。需要調整認識,時時提起覺察,勇敢突破熟悉的“舒適區”,創造新的行動,帶來新的人生體驗。但耐性,不單單只是可以等待自己,允許自己“積矽步”,允許自己倒退;耐性,也不該僅被理解為被動地等待身邊的人和事物發生變化。

耐性是以成長變動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相信明天的自己會優於今天的自己而生出的篤定。像植物那樣,每時每刻都有變化,有枯萎也有繁花。這是生命主動的深耕和平衡。

“心流體驗”說的是我們從做某件事的過程和狀態中獲得專注,極致滿足從而達到忘我,忘記時間的體驗。這種體驗在我現在的的生活中經常與我相伴。當我理解每個”當下“,我就安駐於每個”當下“。

多數時候,我們的平和喜悅不是在宏觀層面上尋找,而是如何看待微觀層面中的人人事事。

過好日常,做好手邊事。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一生中所有的遇見,都該被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