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但是人終將老去。追求“不老”人的一種一廂情願。人類預期壽命的提升速度衰減得很快,未來也許會有新的突破,但是我不太相信現在活著的人之中有很多人能堅持直立行走到 135 歲。自然規律終究會在某個程度上起作用。也許你當年是「十歲裁詩走馬成」,你曾經在每個房間裡都是最年輕最聰明的人,可是總有一日,你只能看著別人「雛鳳清於老鳳聲」。

現實是我們不能總迴避衰老,我們應該學會正確面對衰老。說幾個有關衰老的新研究,也許你能從中獲得一點新的認識

好訊息是你不會像你的父輩老得那麼快。中國 1978 年規定的退休年齡是男 60 歲,女 50 歲。50 歲啊,今天的女性 50 歲可能正在讀書、學習和談戀愛,甚至可能還在預備讀書,50 歲算中年。可是 1978 年那個時候,50 歲真的已經老了。

那從 1978 年到現在,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這裡面沒有任何神奇的效應,跟基因突變什麼的沒關係。你老得慢是因為你生活條件好。

有一項芬蘭的研究,對 1910 年代出生和 1940 年代出生的兩代人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調查 。兩代人都在 75 歲和 80 歲的時候做了體檢,然後對比記錄,發現1940 年代出生的這一代走路速度更快,手的握力更強,小腿力量更足,語言流暢性更好,大腦反應得分更高。他們更能獨立完成像洗澡和穿衣服這樣的日常活動。還有其他研究得到了同樣的結果,人真的是一代比一代活得年輕。

現在的 70 歲,就如同過去的 60 歲。

而科學家分析,對身體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營養。芬蘭在 1943 年成為世界第一個給學生提供免費午餐的國家。那一代人從小吃得就好,自然長得就好。這表現在他們的體型更大,身體更靈活。當然成年以後的生活肯定也有作用,最起碼新一代人的醫療水平更高。

而對大腦來說,基本上唯一的影響因素就是受教育的年限。新一代老人之所以腦子更好使,是因為他們普遍接受了更長時間的教育。他們二十來歲的時候正好趕上大學教育普及,而老一代普遍沒上過大學。但是老一代之中上過大學的那些人,他們到老的時候腦子就如同新一代一樣好使。

這是令人鼓舞的結論。“受教育”不是舉行什麼神奇儀式對大腦做手術,我們完全可以把終身學習視為增加受教育年限 —— 這就意味著你可以主動讓自己老得慢一點。

真能讓人長壽的藥現在還沒有靠譜的,但是有些經過科學驗證的方法可以幫你延緩衰老 。

一個是走路。注意不是那種悠閒地慢走,對健康作用最好的走法是快走:速度要達到讓你有點略微喘不上氣來才好,得走出汗來才算達標。最好在戶外走,順便曬曬太陽,建議每天 30 分鐘。

一個是間歇性斷食。你可能聽說過用老鼠做的實驗,每頓不給餵飽能顯著延長老鼠的壽命 —— 但是人不是老鼠,人的壽命本來就很長。不過仍然有一系列的研究支援間歇性地斷食這個做法。現在最流行的方法叫“5 : 2 飲食法”:每週七天之中,你選五天正常吃飯,兩天節食。節食的日子中一天只攝入 500 到 600 大卡熱量,而且最好有 14 到 16 個小時的隔夜禁食。有研究表明這個方法能對抗II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

一個是運動。40 歲以上的人每年流失 1%的肌肉。上力量上強度的有氧運動對肌肉有好處,比如說划船或者負重訓練。跑跑跳跳的無氧運動則對骨骼密度有好處。如果你的關節能承受得住,建議每天蹦跳十到二十下。

一個是讀書。沒錯,讀書也能增加壽命。耶魯大學有個研究認為每週閱讀時間超過 3.5 小時能讓你增壽兩年。但是注意是讀書,不是讀報紙雜誌、更不是讀手機,可能是因為沉浸感不一樣。哪怕每天讀 30 分鐘也有好處。專家建議睡前讀,讀不進去的話至少有利於睡眠。

一個是繼續工作。如果工作不太累,最好晚點退休。工作能帶給你社互動動,能給你一個目標感……最起碼能讓你每天都動一動。

一個是學習新東西。並不是這個東西非得對你有什麼實用價值,現在的目的是鍛鍊大腦,讓你的神經元再長一點新的連線。有的人學做新菜,有的人學唱歌跳舞,這些都行。建議應該學那些年輕人做的事情,比如打打電子遊戲、瞭解瞭解新的電影和流行歌曲、擺弄擺弄程式設計什麼的。關鍵詞是「新」:書法、老幹部體詩詞、廣場舞之類的老年大學專案沒啥意義。

還有些別的。比如多做好事,為社群做貢獻。白天可以小睡片刻,但是以 25 分鐘為好,超過 90 分鐘則有害處。可以喝咖啡。要有朋友。要樂觀。可以選擇橄欖油之類的健康食物。等等等。

然而即便你做到這些,你還是會變老。

我們面對現實吧,這只是速度快一點慢一點的問題。你的身體機能必然會下降。從某一天開始,你的膝蓋將不能再承受蹦跳。你想走快也快不了,可能需要藉助柺杖才能站起來。

但是你可能更接受不了認知能力上的變化。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會有很多操心的事,有研究說 53 歲是人生自我評估最不幸福的年齡 。不過如果你受過足夠好的教育,保持了持續的學習,中年的大腦其實是非常好用的 。你的晶體智力正處在巔峰狀態。你會非常善於主動調節情緒。你可以選擇性地看什麼東西都覺得挺好。中國人勸人的時候愛說“想開點”,中年人最會想開點。

但是到了老年,可就不是這樣了。也許八十歲,也許七十歲,也許六十歲,你的認知能力、你的情緒調節能力會變差。

人的性格並不會定型在中年。心理學家喜歡用所謂“大五人格”來考察性格的五個維度: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經性。現在有證據表明,除了“宜人性”不會隨著變老而改變,其他四個方面都會變 。而且不是往好的方向變。

人的開放性、盡責性和外向性會從某一年開始逐漸下降。老人慢慢地就對新事物不再感興趣了,再也聽不進去跟自己想法不同的意見,也不願意到陌生的地方住,不想接觸陌生人。老人慢慢地就不想操心了,你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以後不管了。老人會收縮自己的社交網路,只跟最熟悉的幾個人來往。

而神經性則會增加。神經性代表這個人會不會暴躁易怒,會不會充滿焦慮。本來人在中年神經性是下降的,人剛退休的時候可能覺得再也不用焦慮了,享受人生就完事兒了。但是到了真正的老年,人會再次焦慮,甚至疑神疑鬼。只不過這一次焦慮可不是像年輕時候那樣“為國家的前途擔憂”,而是為自己的身體害怕。

人並不像自己年輕時候想的那樣能夠從容面對死亡。

有的老學問家七八十歲還能跟年輕人談笑風生。他們仍然會說一些很文藝或者很有激情的話。但是如果你仔細品,那裡面其實已經沒有新東西了。一說個什麼思想都是以前的理論。你要讓他說說對某一本新書有什麼看法,他會告訴你那都是他三十年前就知道的事情。我以前遇到這樣的事兒會對他們很不服氣,現在神經性下降,更多地是感到同情。

有沒有一種浪漫的慢慢變老呢?

我最近讀到中國近代史專家桑兵的一本書 。桑兵先生在序言中描寫了自己精彩的老年規劃。他這個精彩可不是說要去唱歌跳舞,而是做學問。做真學問。

中國歷史太長,學人的壽命太短。桑兵說:「學問始終是令人遺憾的事業,尤其是史學,必須絕頂聰明的人下笨功夫,等到功力見識皆備之時,已是去日苦多,時光不再。」他自己「屈指算來,尚待完成的計劃為數甚多,在編擬編的大型資料和編年系列各有十數,在寫擬寫的專書還有數十,而且常常觸類旁通,生髮出許多預想以外的新枝。」

這是“我怕我時間不夠用了”的感嘆,是「君子疾末世而名不稱焉」的吶喊。為此桑兵採取了主動收縮的策略:能不參加的活動就不去了,能不見的人就不見了,在學問裡自得其樂。

這個老法暗合了老年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卻有一種英雄氣概。桑兵先生不打算像什麼“十全老人”那樣度過完美的一生。他挑戰的是永遠都做不完的事業,他決意到時候帶著理想和遺憾離開。這是英雄豪傑的老法。

然而英雄如此,也終將死去。

有沒有什麼心法能像積極面對衰老一樣積極面對死亡呢?請允許我效法一下王國維,借用三句名言,說明面對老去的三個高階認識。它們可以是衰老路上的三個人生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是「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是王國維自己的詩句,意思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人人都向往年輕,我們真是不服老,可是沒辦法。

第二個境界是「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是書法家孫過庭的話,意思是高階的技法你年輕時候怎麼學也練不到火候,必須到了老年,有了足夠的閱歷,融會貫通,才能達到巔峰。這是對年老的慶祝,讓人一直有希望。

第三個境界是「諸行無常」。這是佛經的說法。在巴拉什用生物學的視角看來,年輕跟年老沒有什麼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區別,活著跟死去也都是同樣正常的存在。萬事萬物都在不停變化,留是肯定留不住的,但是巴拉什說“無常”並不僅僅是變化的意思 —— 無常還代表物質的流動性。組成生命的每一個粒子都是環境中因緣際會而來的,生物死後也只是迴歸環境而已。

考慮到自己是整個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並沒有讓世界少了什麼。巴拉什有一次在野外,偶然聽到一個護林員用對講機說的一句話,很有佛學精神 ——

「發現阿格尼斯溪有一隻死麋鹿,分解得很好。完畢。」

“Dead elk in Agnes Creek decomposing nicely. Over.”

英文是 nicely。死亡了,分解了,但是這也很好。

13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引人深思的人生感悟短語,句句碰觸心靈,醒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