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看過我短影片的人都知道,“把每一天活成吉慶的”是今年的新春寄語。如果一個人早晨不做晨禮,中午不做晌禮,下午不做哺禮,晚上不做昏禮和霄禮,那麼,多麼美好的祝福,對他也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他並沒有做迎接她的工作。那些嘴巴上說今年如何如何,卻把今天眼前的事情放在一邊的人,其實都是在扯淡。

每當我們談到信仰的時候,內心總是充滿希望。然而,這種希望並不是盲目樂觀,也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麵包會有的”。而是在落實自己的信仰功修後,平靜地接受造物主的安排。我們相信造物主給每個人都會賜予給養,並不等於可以坐等其成,等著天上掉餡餅。大多數人對信仰的誤解是,只要“信”了就可以了。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一些人,當他們身處順利階段的時候,滿心歡喜,勁頭十足;但當他們遇到挫折或困難的時候,垂頭喪氣,萎靡不振。這是信仰薄弱的表現。有些人遇到教門形勢好的時候,也表現得很“教門”,當他們看到教門受到干擾,遭到某些破壞,或碰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就立刻變成與教門無關的人。

信仰的本質是考驗,六大信條中就有信禍福皆來自前定。信士一帆風順是不尋常的,遭遇各種境遇才正常。簡而言之,一個人如果看到好處才說自己有信仰,其實他並沒有信仰。仁慈主說:“大地上所有的災難,和你們自己所遭的禍患,在我創造它們之前,無不記錄在經典中。這事對於主確實是容易的。”(57:22)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愛如綠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