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感激,不說出來,別人又如何知道?
上學期放假前的一個週二,我一天連續上六節課。上午上課,精力還比較充沛,到了下午就會覺得疲乏。幸運的是,下午上課班級的同學很給力,絕大多數都能精神飽滿地聽課。他們青春、熱情、積極、快樂,他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讓我覺得很輕鬆快樂,也覺得自己的付出很有價值和意義。下課時我對他們說謝謝,非常感謝他們幫我掃除一些疲勞,增添一份幸福。
回家後,女兒很開心地對我們說:“爸爸媽媽,今天我做了一首詩,但是裡面有些字我不會寫,你能幫我寫一下嗎?”
“是嗎?你竟然能寫小詩了!”我故作驚訝又急迫地說,“快點拿給我看看。”
她把田字格本拿過來,遞給我。我開啟一看,會心地笑了,小小娃娃,竟然把幾首詩上的句子生硬地拼湊在一起,不過也還倒有幾分像詩。其實我知道她為什麼會想起來要寫詩,因為這幾天老師要求他們抄寫一些古詩,可能是讀的時候激發了些想法,於是就寫了出來。
我看到上面空出來幾個格,便讓她讀給我聽,我好把空缺的字寫出來給她照著抄寫,於是她便讀給我聽“千年不和屍滿川,門泊東吳自大高。千川百川萬年川,你去我去川舊行。”聽後,我便讓她解釋給我聽。她說:“爸爸,我這是聽《三國演義》想出來的,‘千年不和屍滿川’就是說幾千年老是打仗,死了很多人,屍體都填滿河流。‘千川百川萬年川’就是很多河流萬年都還存在。‘門泊東吳自大高’是講孫權自高自大,龐統來了竟然都沒有用他,後來跟了劉備。‘你去我去川舊行’就是你死了我死了,死了很多代人,河流都還照舊流淌。”
聽她解釋以後,雖然覺得她寫得很幼稚、但她能夠把“百川東到海”和“門泊東吳萬里船”上的內容運用起來,也算不錯了。所以,我狠狠地誇讚了她,畢竟她能夠採用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說她能夠表達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意味,就是什麼思想都沒有,僅憑試著去創作,也值得肯定和鼓勵,畢竟她是一個才入小學兩個月不到的孩子。對於孩子,一定要呵護他們奇思妙想,一定要鼓勵他們的任何創作,要保護他們的熱情,千萬不能隨意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否則就會扼殺他們可能具有的潛能。
我把她不會寫的“滿”字、“行”字寫在白紙上,讓她自己模仿著抄到本子上。一般情況下,我不會幫她直接寫,那樣她就會形成依賴心理。讓她抄寫一遍,她慢慢就能夠自己寫了。
她笑著說:“我來之前種了些菜,請他幫我澆澆水,所以感謝他。”岳父岳母的感情很好,一生相敬如賓。他們在萌萌出生之前一直都沒有分開過,後來為了幫助我們照顧萌萌,岳母經常趕來南京,而讓岳父一人在家。以前從不自己做飯和洗衣的岳父,竟然在六十多歲重新學習自己照顧自己,真讓我們覺得有些慚愧。每每我和他說“謝謝”的時候,他總是笑嘻嘻地說:“沒什麼,一個人挺好,你們年輕人要發展,我們能做點貢獻是應該的,要什麼謝謝呀。”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幸福快樂,總是在默默地付出而不索取任何回報。我們如何才能夠回報他們的恩澤呀,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在家庭裡接受的思想是家人之間的幫助不需要說“謝謝”,覺得那是生分,是見外。父母教育我們對外人的幫助一定要說“謝謝”,家裡面的親人就不用講,因為自家人沒有必要說“謝謝”。所以,當我第一次對姐姐和哥哥們給予的幫助說“謝謝”的時候,他們就覺得很彆扭,很不習慣,都說出同樣的話“自家人說什麼‘謝謝’呀?弄得外裡外氣的。”
中國人有句話叫做“大恩不言謝”,說是恩情過大無法用言語表達感謝,銘刻在心,以期將來回報。但我覺得不論大恩小恩,不能因為銘記在心就忘了言謝,人的情感需要表達的,一句真誠的“謝謝”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記得前兩年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參加一個培訓會上,一位在聯合國衛生組織工作幾十年的華人官員說,他在國外聽得最多的三句話是:excuse me,thank you,I am sorry。他覺得“打擾了,謝謝,對不起”這三句話雖然很簡單,但能夠反映一個人文明程度的高低,真誠地說這些話,可以提升自身涵養,也能促進人際和諧。我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如果人人都能夠做到,也一定會產生十分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