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段很經典的話: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你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你所擁有的那些優越的條件。”
唯謙受福,唯謙是福,唯謙得福。只有時常懷有一顆謙卑心,才讓人更加有福氣。一個人沒有謙卑心,很容易被外界的掌聲,鮮花迷惑,把所有的功勞歸功於自己,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那個人,從而導致停滯不前。
與人產生矛盾了,不要總想著是別人的錯、環境的問題,而要懂得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其實不僅要在逆境中自省,日常生活中更要如此。
自省,是自我完善的必經之路。一個人唯有懂得反觀自身、躬身自省,才能主宰自己的心靈和命運。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不會苛責他人。他們不怨天,不尤人,躬身自省,不斷改正自己。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不會犯錯誤,而是因為他懂得時刻反省自己。
善於自省,才能少摔很多跟頭,少走很多彎路。自省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
《佛說四十二章經》:“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反省自身,過能改之,則如大病痊癒,眾惡遠離。
《法句經》有言: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一個人若能時刻自我反省,會多番修正自己的不足之處,會為智者所讚揚。
卡耐基也曾說過: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沒有人會責怪自己任何事,不論他錯的多麼離譜。我們用批評和指責的方式,並不能使別人產生永久的改變,反而會引起憤恨。我們總是非常容易原諒自己,並且非常擅長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自己“我沒錯,錯的是別人”!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在一邊犯錯,一邊原諒,一邊懊悔,一邊怨恨中度過自己的一生。不是他不願意承認自己錯了,而是自我防禦機制在起作用。
對於那些遇到不順的時候,總是喜歡怨天尤人的人,不能說是大部分人,但確實有這樣一些人,遇到問題總愛埋怨客觀,不反觀自己。這就是“鏡子效應”: 玻璃將一面封閉,看不到自己,專門照別人。事情就是這樣:從自身找原因,醒悟想通;從外部找原因,頭腦發懵;從他人身上找原因,越想越瘋。
無論做什麼事情,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有的事情時機不到辦不成;有的事情頭緒不清捋不明;有的事情根本不可為,卻偏要逆規律而行,結果弄的一團遭,甚至碰得“頭破血流”。所謂的結果成熟是指“瓜熟蒂落”,所說的努力成功是指“水到渠成”。
往往愛怨天尤人的人,首先缺乏的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客觀地看待問題,總是想當然。其次就是私心。隨我心願的,就是理應如此的;違我意思的,定是有人為難。於是便怨天怨地。怨時令不好,怨命運不濟,怨小人擋道,怨遭人妒忌……想不通。總之,歸根到底就是個心態問題。
如果我們要批評別人,請先從反思自己、批評自己開始。首先,謙虛地承認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然後再誠懇地指出別人的問題,這樣的話,對別人的批評就很容易被接受了。
批評別人之前反思自己,那麼你將不會批評別人了,只會善意的提醒別人,這樣不是更好嗎。
批評別人的目的是什麼是很重要的。很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對他人的期望過高,相信他們不會犯錯,這本身就是錯誤。沒有誰不會犯錯,只是錯了之後如何處置便顯得重要了。
目的便是希望別人能夠做好你希望做好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有麻煩。這是行不通的,你希望的和別人所要做的事情雖然相同,但是你們是兩個擁有不同想法的人,那麼做事情的過程便會不同,有的時候會有結果,有的時候便不會有結果。所以我們該對別人所做的事有百分百完成的希望,也得有難以完成的準備,這既是自我反思也是一種謀劃。自己有兩手準備,那麼需要去批評責怪別人嗎?是沒有必要的。
所有的事情不可能你一個人完成,那麼批評別人後你怎麼去安排工作?而別人又能夠全心全意的去做呢?我想批評是得不償失的一種錯誤行為。我們的基因遺傳便是利己,那麼批評不可能利己時,該採取怎麼樣的措施利己是關鍵的。
我想也只有善意的提醒別人和幫助別人找到錯誤的原因或者找到更好工作的方式這樣會更好。別人會感激你而努力的工作,回報你的這一番好意。這裡同時收穫兩種東西,一種便是別人的回報,一種便是自身素養的提升,當你在別人犯錯時沒有批評,而是心平氣和的指導與提醒,這便是對抗著人性的弱點怒氣衝衝批評別人,這就是提升自我。(分情況而定人性的弱點,不同環境中不一定是弱點)
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是那些還沒有來得及糾正的錯誤,也能幫助勸服別人改正他們的錯誤。
時常自我反思對自身是大有裨益的。這是不斷的自我認識,提升的過程。看過不少的書籍有很多歷史名人現代名人都對自我反省,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們同樣在使用這一方法裡提升自身素養。
這裡我們再說的批評別人之前,反思自己,是反思別人為什麼會做錯,有那些原因致使其犯錯了?也是在反思自己為什麼不會接受別人犯錯,反思自己是否給予別人做事之前提醒。
反思主要兩點便是,為什麼要批評別人?別人犯錯自己的責任在哪裡?一切事情都是有其關聯性的。給自己尋找一個批評別人的理由,尋找這個理由過程中便要反思自己,不該只看結果,也要注重別人做事的過程。只看結果便會有批評,注重過程便會有換位思考以及反思自我。
學會生氣批評別人之前,反思自己,所有錯誤的事情不會是別人一個人的錯誤,你也是其中的幫兇,不信反思自我回頭再瞧一瞧。
責備他人不如檢討自己,批評就像家鴿,最後總是飛回家裡。當你想指責或糾正你的物件時,他們會為自己辯解,甚至反過來攻擊你。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學會寬容和尊重,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
有的人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讓人避而遠之;有的人總喜歡嚴厲地責備他人,使對方產生怨恨,不覺中使彼此的溝通難以進行,事情也辦得一團糟。其實,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指責和抱怨別人。
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種喜歡責備別人的毛病?佈置下去一件工作沒有做好,我們很可能不是積極地去與下屬尋找原因,研究對策,而是指責下屬:“你怎麼搞的?怎麼這麼笨?”這時,你有沒有想過下屬會有什麼反應?他可能什麼也不說,但覺得你不近人情,從而怨恨你。這樣,你今後很可能在與他相處時,總感到疙疙瘩瘩。
有這樣一個幽默故事:這天,丈夫回到家,發現屋裡亂七八糟,到處是亂扔的玩具和衣服,廚房裡堆滿碗碟,桌上都是灰塵……他覺得很奇怪,就問妻子:“發生什麼事了?”妻子回答:“平日你一回到家,就皺著眉頭對我說:‘一整天你都幹什麼了’,所以今天我就什麼都沒做。”指責他人實在不是一種好習慣,會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別人不舒服你也不會舒服。
《三國演義》裡張飛聞知關羽被東吳所害,下令軍中,限三日內製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次日,帳下兩員未將範疆、張達報告張飛,三日內辦妥白旗白甲有困難,需寬限幾日方可。張飛大怒,讓武士將二人綁在樹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滿口出血。鞭畢,張飛手指二人:“到時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殺你二人示眾。”範疆、張達受此刑責,心生仇根,便於當夜趁張飛大醉在床,以短刀刺人張飛腹中。張飛大叫一聲就沒命了,時年僅五十五歲。
不過,並非人人都像張飛那樣。1863年7月,蓋獲繼成役展開。敬方陷入了絕境,林肯下令給米德將軍,要他立刻出擊敵軍。但米德將軍遲疑不決,用盡了各種藉口,拒絕出擊。結果敵軍輕易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他坐下來給米德將軍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的極端不滿。但出乎常人想象的是,這封信林肯並沒有寄出去。
在他死後,人們才在一堆檔案中發現了這封信。也許林肯設身處地地想了米德將軍當時為什麼沒有執行命令,也許他想到了米德將軍見到信後可能產生的反應,米地可能會與林肯辯論,也可能會在氣憤之下離開軍隊。本已成舟,把信寄出,除了使自己一時痛快以外,還有什麼作用呢?
不要指責他人,並不是說放棄必要的批評。這裡的原則是要抱著尊重他人的態度,以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批評。
有一家工廠的老闆,這天巡視廠區,看到有幾個工人在庫房吸菸,而庫房是禁止吸菸的。他沒有馬上怒氣衝衝地對工人說:“你們難道不識字嗎?沒有看見禁止吸菸的牌子嗎?”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煙盒,拿出煙給工人們,並說道:“請嚐嚐我的煙,不過,如果你們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話,我會非常感謝的。”工人們則不好意思地掐滅了手中的煙。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喜歡責備他人,常常是為了表現自己的高明。有時,也有推卸責任的目的。古人講“但責己,不責人”,就是要我們謙虛一些,嚴格要求自己一些,這對自己只有好處,絕無壞處。
在你想責備別人的這不是那不是時,請馬上閉緊自己的嘴,對自己說:“看,壞毛病又來了!”這樣,你就可以逐漸改掉喜歡責備人的壞習慣。
尖銳的批評和攻擊,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評就像家鴿,最後總是飛回家裡。當你想指責或糾正你的物件時,他們會為自己辯解,甚至反過來攻擊你。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學會寬容和尊重,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
王陽明說: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人生之所以能夠成功,最關鍵的有一點就是要時刻反省自己的錯誤。在迷茫的時候需要慢慢的摸索,需要慢慢的找尋適合自己的那條路,反思反省是最可貴,也是必需的一個品質。
王陽明認為,人要經常反省,如果老是指責別人,看到的是別人的錯誤,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多反省自己,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就不會指責別人。
28歲的王陽明,第三次會試的時候,金榜題名,登上了大明的政治舞臺,被授予了刑部主事之職。然後還查了不少冤案。就在這個時候,王陽明就跑到九華山旅遊去了,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拜訪一些高人,這一次他拜訪一個蓬頭垢面的一個人,在九華山做隱居修仙。
王陽明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來頭不小,就虛心讓他向他請教,這個人翻了一個白眼,就對王陽明說:尚未。王陽明聽了,就有點懵,尚未是什麼意思?然後他跟那個人鞠躬,又問了那個人,然後那個人被王陽明纏得不耐煩了,就說:你自以為執禮甚恭,可我看你總不忘官相。然後咧嘴一笑就走了,王陽明就在想著一句話:總不忘官相是什麼意思?想開之後,王陽明恍然大悟,不僅啞然一笑。
那個人所說的說的總不忘官相就是王陽明,還想修道還想當官兒。第二天的時候,王陽明又聽說地藏洞有一個奇人,住的是天然洞穴,常年不食人間煙火,餓了摘野果子,渴了就喝泉水。王陽明聽了就想去拜會,但是他住的洞穴,太危險了,還要走很多危險的山路。王陽明不辭辛苦,找到那個山洞。
到了山洞裡面,往那個奇人身邊一坐,就問他:老哥,修道的最上乘功夫是什麼?一見面就這麼問,把那個哥們嚇了一跳。他知道來者不凡,也就很真誠的和王陽明聊了起來,兩個人從儒,釋,道三家,聊了很長時間。
王陽明在探尋聖賢之路的時候,思考了很多,反省了很多,就是因為能時刻的反省,才能找到自己的過失,以安靜的心態自查自省,才能克服自己的內心,最後走向聖賢之路。
弘治15年的時候,王陽明從九華山回來,回京覆命。這個時候,北京搞一場所謂的文藝運動,就是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一幫文人,整天寫一些文章,搞小憤青,對假大空的八股文展開了批判。
王陽明之前也特別喜歡跟他們摻和在一起,偶爾寫個文章,吐槽一下官場腐敗,公款吃喝什麼的。就像現在在什麼論壇上發個帖子吐槽一下之類的。自從從九華山回來之後,王陽明就不再喜歡這些事情了。
王陽明說: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以為無用之虛文。王陽明隨著修道的深入,特別厭惡這種空腹高心齜牙咧嘴的憤青姿態,所以以後就不再摻和這些憤青的事情了。
王明在這個時候做了一件事情,特別奇怪,放著好好的官也不當了,給皇上寫了一份辭職報告,然後回老家修道去了,跑到會稽山的陽明洞裡潛心修道。
王陽明所追求的是一個聖賢之路,要做聖賢,而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是要有一個好的生活,雖然目標不一樣,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無論是追求聖賢還是追求好的生活,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在自己的事業中,需要做到時刻的反省,才能讓自己到達一個更高的境界中。
古人告訴我們一個很妙的方法:“見人惡,即內省。”當我們想指責別人時,不妨先強迫自己咬住舌頭,問問自己:“我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或缺點?”我們往往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問題,我們幾乎都有。這樣,我們就會把別人在我們面前犯的錯誤都變成別人對我們的提醒,於是就多一點感激,少一點指責,而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在反省改過上。不僅自己能得到提升,而且隨著我們改變,也讓對方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透過身教來影響周圍的人,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有句俗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就是要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一個人只有懂得自省,拋棄自以為是的想法,才能不被假象矇蔽,看到真實的世界。一個善於自省的人,才能少摔跟頭、少走彎路。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我們做事沒有成功,應當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找到了問題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改正,獲得進步。
一個人,需要窗戶來看外面的世界,需要鏡子來看自己的內心。窗戶看到外面的明亮,鏡子看到自身的不足。”有了“自省”這面鏡子,一個人才能提升境界,做到心明眼亮,不斷成就更好的自己。
海涅曾說過:“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並主動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虛心檢討自己,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從而讓自己越來越好。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大師,晚年即使已經享譽盛名的他,也沒有被讚譽衝昏頭腦,沒有忘記自省。
《禮記·樂記》有云: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意思是遇事如果不能反躬自省,反而將自己的好惡全部表現出來,是不符合天理的。遇事不抱怨,懂得自省,是一個人最高階的修養。
人最大的愚蠢,是怨天尤人。世界上分為兩種人,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幸福的人彷彿一直都很幸運,而不幸的人卻總是在歷經磕磕絆絆,然後開始怨天尤人。
當怨氣橫生時,周遭的一切都將變得不好,讓自己逐漸喪失鬥志和信念,從而使人越來越不順。
一個人所成就的事永遠不會超過他自身的格局,每個人的利他心都是在不斷地給予和付出中增長的。如果一個人能經常純粹地利他,那麼他的格局也將越大。人一旦格局放大,就不會回到原來的大小,好運也自然就會降臨。”
所以我們要從思維上改變自己,從內心去關注別人,實踐多了,格局也會自然開啟。
小時候我經常聽到一句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傲容易滋長傲慢心,變得無知,讓人不願意長期靠近。
古語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活在世上,事無完美,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拎不清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而且容易被別人虛偽客套的讚美所迷惑。別人誇得越多,這種人的狂妄之心就越膨脹,直到覺得天底下容不開他了,自然而然也就走向了滅亡。
曾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我們反躬自身,常思己過,凡事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每日三省吾身」的說法,這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有自我反省的意識,但可能卻不知道這背後的典故。 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孔子的《論語》,有這麼一個小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曾參(曾子)深得孔子喜歡,有同學就問他為什麼進步會那麼快。
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我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有沒有去實踐... 講這個故事的原因,就是想說明一點: 一個人如果有自我反思的習慣,能學會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進行有價值的覆盤總結,那麼成長起來是很快的。
千百年來,能夠真正認清自己、戰勝自己的人並不多,王陽明正是其中的一個。他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曾經帶領精兵,在短短几個月內,蕩平作亂數十年的匪患,卻坦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正是因為時刻保持這種清醒的自我認識,才使他成為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大聖人。
與其遇到問題,總是埋怨他人,將責任推給別人。為何不從自身找原因呢?一個人若能夠不斷自我反省,學會從自身找問題,尋原因,那麼,他一定可以取得超越自我,取得非凡成就。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認清別人是一種智慧,認清自己就稱得上聖明瞭。
中國有句老話: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我們常常會把責任歸咎於他人,自己犯錯卻總是為自己開脫。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常常因此而起。 所以懂得自省,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清代晚期的曾國藩擅長自省。 在每天的日記中,他都要將自己一天的言行進行一番徹徹底底的反思、清掃。
有一次,曾國藩與朋友小珊因小事產生嫌隙,經自省,認識到自己是犯了“盡人之歡,竭人之忠”的過錯,“宜速改過,走小珊處,當面自認不是”。 曾國藩的一生,就是自省的一生,最終,他的人生修養和事業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成為一代中興名臣。
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反省自己,不苛責他人,是修養自己的法門,也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懂得自省的人,待人寬厚,善待他人。 不推諉責任,時刻反省自己,是一個人不可多得的教養。
《孟子》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到不順的事情時,懂得反躬自省,從自身出發找問題,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而時時刻刻懂得自省的人,在事業成就上也都不會差。
在生活中,人人都不完美,我們要學會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的缺點,要善於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別人的長處。如果眼裡容不下別人,那麼,別人又怎能容得下你呢?
我常常放在心裡的一句話:敬人者,人亦敬之,善待他人者,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思已過,便是自我反省的一種途徑,一種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表現。
善於自我反省的人,在錯誤中成長,慢慢走向成熟的標誌,同樣,也是一門自我反省的必修課。
其實,我們要學會在遇到事情時,首先要學會冷靜思考,學會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做到不推卸不逃避責任的人,遇到事情少點怨天尤人,如果一個人有90%以上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那麼,它將無人替你受罪,接下來的路還是要自己去走,做事先做人,反躬自省,發現不足,就要學著去改變,這樣,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可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習慣性地掩蓋自己的錯誤,不敢面對,甚至與人鬧了矛盾,也只是一味地指責別人的不是,從不懂得自我反省一下,殊不知,一個人唯有懂得自我反省,才能自醒,才能清楚地看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總結吸取教訓,才能收穫成功。
人活在世上,就應該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勾心鬥角,多一些問心自省,少一些針鋒相對。
而且,生活不易,我們又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一個善良的人,不僅僅是要心善,更要時刻保持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司馬懿是一個走一步,向前看三步,回頭看十步的人。他在朝堂之上每說完一句話,做完一件事,看看曹操的臉色。
回去還要想了再想,做得對不對,說得對不對。如果不對,馬上改正,下次絕不再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反觀楊修不同,論才智楊修或許在司馬懿之上,但楊修天性張揚,不懂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幾次惹的曹操惱羞成怒,還不懂反省為人臣子的君臣之道,最後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懂得反省是一種智慧。不懂反省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是從這個坑裡,掉進另外一個坑裡,從不總結經驗。
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的人,都非常注重自我反省,檢討自己的內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賢君明主更是注重自身修養,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整衣冠;以人為鏡,可照得失。
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為什麼很多高層次的人愛獨處?因為人在獨處的時候,不僅僅是給自己充電,更是在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是內求,越是層次低的人越是外求。越是無能的人,越是喜歡挑剔別人的錯。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改善心智模式的前提,需要有自省的能力和勇氣,也就是要客觀公正地認識自己,不留情面的剖析自己。
《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小人無錯,君子常過。”真正的意思是:小人永遠覺得自己沒有錯,錯的是別人,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過錯。
一個不懂反思自己的人,很難有感恩之心,你給他一個銀山,他還覺得你欠他一個金山。
一個不懂反省的人,永遠都在抱怨,在他眼裡過錯都是別人的,其實最大的問題是自己。
一個不懂反省的人,不懂換位思考,永遠活在自負偏激,自以為是的世界裡。一個不懂反省的人,始終在原地踏步,漫漫人生之路,他只有經歷,沒有經驗。
反省是幫助我們健全人格,總結教訓,感恩他人,學會在歧途中止損。而一個不懂反省的人,註定是一個沒有未來的人。
人這一輩子會與很多人有幸遇見,不管是擦肩而過,還是相伴一程,讓人期待的都是一段相互理解、彼此懂得的關係。
《小王子》這部文學作品中說:“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奢侈,那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往往相遇在天,相守在人。彼此靠近的人,可以是和煦的風,也可以是剜心的刀。與人相處,舒服越來越重要。而一段好的關係,貴在能做到這九個字:知分寸、懂換位、付真心。
知分寸,相處不累。很多時候,越是與陌生人往來,越禮貌客氣;越是與熟識者相處,越無所顧忌。但關係再親密,也別失了分寸。
畢淑敏曾說:“親近地保持距離,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與人相處時,懂得給人留有空間,讓人有自處的餘地,別人才會感到舒適,也更願意靠近你。
電視劇《小歡喜》中,小陶虹飾演的宋倩與丈夫離異後,一心撲在女兒身上。她照看女兒英子的一日三餐,插手英子的學習娛樂,甚至幫英子設計好了該考怎樣的大學,該在哪裡讀書。
不管是吃的、用的、玩的、還是未來人生,英子都做不了自己的主。宋倩對英子學習和生活的管教,總是冠以愛的名義,卻丟失了分寸。
以至於英子一面忍無可忍地明裡暗裡表示反抗,一面又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媽媽的情緒。母女倆的相處方式,讓人看著都覺得累。
直到英子因此有了輕生的念頭,被確診為中度抑鬱,宋倩才意識到一直以來自己做得太過了。失了分寸的愛,往往會讓親密關係變得疲憊,使親近的人漸生隔離。
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人和人是不同的,真心想對人好,就要知道別人的底線,明白他人的在意,才能恰到好處地給予對方理解和尊重。
《朗讀者》裡董卿曾與徐靜蕾聊起奶奶,當董卿問起什麼時候能感受到奶奶時,徐靜蕾止不住眼淚,情緒失控了。
當時董卿沒有一再追問,而是等待徐靜蕾平穩情緒後,將節目引入了下一環。舒服溫暖的關係,一定是不越界、不勉強的關係。心中有尺,待人有度,相處才不累。
懂換位,感情升溫。春節前,我在集上買完菜,無形間在回老家的車上刷到一則故事:母親帶女兒逛街,街上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女兒卻毫無徵兆地哭了起來。起初母親弄不清緣由,心中難免生起些怒意。但當母親蹲下來時,才發現以女兒的高度,看不到張燈結綵的喜慶,只有人來人往晃動的手和腳。
於是,母親把女兒抱了起來,女兒這才開心地笑了。很多時候,沒有誰更對、誰更錯,只是不站在對方的角度,真的理解不了對方的難處。
有句話說,人與人之間,是一場將心比心。人和人之間的溫暖,不過是因為多了一分換位思考的體諒,多了一分推己及人的善意。
語文課本里有一篇《將心比心》的文章:作者陪母親去醫院輸液,遇到年輕的護士為母親紮了兩針都沒扎進血管裡。作者心疼母親的手起了青包,正要抱怨護士幾句。母親卻看到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輕輕地對她說:“不要緊,再來一次!”
第三針,果然就成功了。隨後,護士道歉說,這是她第一次給人扎針,很感謝母親的寬容與鼓勵。母親拉著作者的手,平靜地對護士說:
“這是我女兒,和你差不多大,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時,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真正有溫度的關係,不是看走得有多近,處得有多久,而是看心有多近。
能設身處地的多替人考慮一點,就是少與人一點為難;能將心比心的多給人一些寬容,就是少給人一點難堪。柏拉圖說:“要仁慈,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打一場艱難的仗。”
人生本來不易,換位才暖人心。付真心,彼此珍惜《小王子》裡說:“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那些表面親近的關係,其實易散;真正內心親近的關係,才會牢靠。人生一路,付出過真心,來過心裡的,才是親近之人。
電視劇《大江大河》裡大尋與小輝是截然不同的人。小輝學習好,三觀正,是廠裡的技術骨幹;大尋脾氣暴,愛滋事,心思全花在泡妞、打架上。兩個原本格格不入的人,最後卻處成了患難與共的真心朋友。
大尋雖然不理解小輝的為人處世,卻願意為了小輝幫他借書卡,修檯燈;在小輝被排擠時,挺身而出;小輝因為姐姐去世而失意時,大尋是守著他,拉他走出來的人。大尋性子衝動,因為打架鬥毆被判了十年刑期。小輝向來看重自尊,為了大尋他願意四處跑關係來救大尋。
幾年後大尋出獄,所有人都避他不及。這時已經是處級幹部的小輝,卻在大尋走投無路時,拿出自己價值3萬多的表,讓他賣了應急。
事實上,看上去似乎走不到一起的人,因為彼此待人用真心,所以最瞭解何為真情。這世間,有多少關係,只是表面寒暄;有多少相處,往往人近心遠。
畢淑敏有句話說:“人間的溫情跨越無數歲月和命運的陰霾,將記憶烘烤得蓬鬆而馨香。”待人用心,彼此珍惜的關係,才能久處不厭,愈久彌香。
所有善意,不過一場人心換人心;所有暖意,不過一番你真我也真。人生在世,交心不易,願你我都懂得真心的可貴。
好關係,冷而不淡。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裡說的:“真正的情,清清淡淡,平平整整,安安靜靜地擺在那裡,從來都不需要太用力。好的關係,不需要你費力維繫,不需要你努力迎合,你可以舒服地做自己。
但一段內心親近,不怕人遠,彼此舒服,相處不厭的關係的前提,是關係裡的你我都懂得:知分寸,懂換位,付真心。人與人之間,最難的是相互理解,最可貴的是彼此珍惜。
很多的時候,人生需要經常反思自己的過去。常回頭看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回頭,有我們的出發點,有我們的前車之鑑,有我們成功的歡愉。
回憶過去,就是要經常梳理自己的經歷。常回頭看看,就是要常檢點自己的為人處世,把自己走過的路看得更清、更全、更遠,從而站在高處主動校正自己的座標和目標,把今天的路走好,把明天的路走得更堅實、更穩健、更成功。
回憶過去,就是要檢查自己的缺點,就是看自己的性情、說話做事的方式、對待困難的態度、面對名利的心境,從而使自己更清醒、更理智、更智慧。
回憶過去,就是要經常反省自己的教訓,就是將自己的缺點看的全一些、嚴一些,從而使自己常處於清醒的狀態,避免顧影自憐。
回憶過去,把自己的教訓看得深一些、重一些,主動吸取,謹慎把握,使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快慰,少一份惋惜;多一份幸福,少一份不幸;多一份成功,少一份失敗。
回憶過去,人人都渴望成功,而邁向成功之路的回頭看也是不可少的。因為向前看是夢想、是目標;而向後看是結果、是彌補。有多少事,如果當初回頭看看,就會做得更好;有多少人,如果能回頭一看,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
回憶過去,數一數自己走過的腳印和道路,總結一下有沒有走偏方向,做沒有做錯事,清點未完成的心願,撿拾失敗的教訓,這是一種睿智和練達。
回憶過去,可以減少憂愁,可以多增快樂,可以少做錯事,可以開闊視野,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不亂放寸。
回憶過去,讓我們撥開生活的迷霧,找準前進的方向。回憶過去,讓我們重溫成功的甜美。成功似酒,愈久愈醇厚。當風燭殘年之時,無需悲嘆,因為曾經輝煌。凋殘的花,應記住盛開的絢爛,而不至於感時傷世。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烏江邊上的壯士若是回想從前的輝煌該會捲土重來吧。何至一蹶不振,悽慘如此!常回看看,讓我們找到人生的價值,而非自暴自棄。
回憶過去,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也有太多的人事糾紛、功過是非、恩恩怨怨,也有太多的慾望滿足不了的痛苦與遺憾。做人,做一個大氣的人,需要足夠的心胸、清醒的心智,走過歲月,笑對人生,淡泊自如。看淡,不是不求進取,不是沒有是非,不是無所作為,不是沒有追求,而是以超然的靈魂對待生活和人生。古人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我們遠離塵囂,淡泊名利,人生真諦方在其中。
回憶過去,人生只有兩條船,一條為名,一條為利。也許,應該屬於你的“名”,得到者非你;也許應該是你的“利”,擁有者非你。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真正體現人生價值的,不是一個人名利的多少,而是看你做了什麼,做成了什麼,你是否擁有足夠的自信與坦誠。天空如洗,遠山如黛,世界恆久,人乃煙雲,看透,方能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看透,大可利國,小可利家、利身。
回憶過去,是為明瞭下一步踏向何處;回頭看,是為展望更美好的未來。風物長宜放眼量,看遠,既是人生目標,也是追求過程,更是人生境界。目標引領成長,過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
人生需要沉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更加優秀。人生需要積累,只有常回頭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甜苦中昇華。常回頭看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生有惰性,人生常迷失。你會抱怨老天的不公,你會慨嘆命運的不濟;你會怨恨領導缺少慧眼,你會遺憾朋友無由背叛;數落別人的缺點你可以如數家珍,反省自我的不足你可以搜腸刮肚。所以,人生回頭看,需要一定的誠意和心胸,需要一定的毅力與韌性。
人活在世上,會有很多痛苦、心酸、無奈。這很正常,因為這就是真實的生活。不要氣餒、不要埋怨、不要悲觀。學會反省自己,提醒自己,督促自己,不斷改正、進取、超越,總有一天你會微笑著面對自己和所有的人。堅信自己是最棒的,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一定要驕傲的活著,好好愛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真的心疼你。不要太在意一些人,太在乎一些事,順其自然以最佳心態去面對。因為這世界就是這麼的 不公平,往往在最在乎的事物面前我們最沒有價值!
記住永遠不要為難自己,比如不吃飯、哭泣、自閉、抑鬱,這些都是傻瓜才做的事!
要學會聰明一點,不要老是問周圍的人一些很白痴的問題,那真的很無聊。如果不開心了就找個角落或者在被子裡哭一下,你不需要別人同情可憐,哭過之後一樣可以開心生活!
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世界誰都不欠你的,所以你沒有道理跟別人隨便發脾氣,耍性子!
你可以失望但絕對不能絕望,你要始終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要老是想依賴別人,更不能奢望別人在你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站出來,為你無條件解決任何事情,畢竟你們誰都不是誰的誰!
永遠不要輕易對任何人許下承諾,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欠了誰的是一定要還的!
這個世界只有回不去的人和事情,而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人和事情。別人對你好,你要加倍對別人好,別人對你不好,你還是應該對別人好,因為那說明你還不夠真的好!
不管現實有多慘不忍睹,你都要固執的相信,這只是黎明前短暫的黑暗而已!光明總會來到!
不要抓住回憶不放,斷了線的風箏,只能讓它飛,放過它,更是放過自己,放過自己你才能高飛!
全世界只有一個你,就算沒有人懂你、瞭解你、欣賞你,你也要好好愛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因為你就是獨一無二的你!
好好對待陪在你身邊的那些人,雖然愛情、親情、友情都會存在各種不確定或者變數。但能一直陪伴你的人是最難得的,所以你必須找到除了愛情之外,能夠給你力量使你用雙腳堅強站在大地上的人和事情!
記得要常常抬頭仰望天空,更要記住仰望天空的時候也要看看腳下。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招惹別人,也不要讓別人隨意來招惹你!
切記永遠不要跟別人搞曖昧,因為你玩不起!不要太低調了,適當時候要強悍一點,被欺負的時候,一定要討回來!但是一定不要記恨,小人之見隨他們去好了,憐憫他們(她們)會使你更高貴!
要快樂起來,要開朗起來,要堅韌起來,要溫暖起來,這和性格無關,和你人生定位有關!
要自信甚至是自戀一點,時刻提醒自己,我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但必須要努力進取!
沒有人天生就堅強,只不過是一次次硬扛。磨難曾讓我們遍體鱗傷,然而慢慢地,那些結過的痂已變成生命中最堅韌的地方。其實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後面為你負重前行。
就算生活是個悲劇,也要做一個上品青花瓷。每天告訴自己要努力,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壓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牛叉幾倍的人依然在努力。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唯累過,方得閒。唯苦過,方知甜。
無論這個世界對你怎樣,都請你一如既往的努力、堅強、充滿希望,人生如圓,終點亦是起點。拼一個春夏秋冬!贏一個無悔人生!獻給所有拼搏奮鬥的人。
好的形象是在任何時候都能讓你立於不敗之地的武器。”外在美是一種軟硬通吃的實力,有時候它比內在美更容易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你的形象好不好,直接反映了你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境界。所以越注重自己形象的人,就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人生幾何,總有些坎坷需要跨越,總有些責任需要擔當,不斷的跌倒,才有不變的頑強與收穫;不變的風雨,才有不斷的歷練與懂得。生命的路,不能選擇的是放棄的路,不能拒絕的是成長的路。
心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人這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無限。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心態陽光的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發自己,也感染身邊的人。用最美的心情迎接每天的朝陽!你陽光,世界也會因你而光彩。
如果暫時沒有更好的出路,請選擇努力。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該展翅翱翔,滿天烏雲又能怎樣,穿過就是陽光。人若長期被負能量包圍,往往會成為生活或工作的怨婦。眼中看不見美好,天天只會吐槽和抱怨!只有那些善於切換鏡頭,用積極的態度對待暫時困頓的人,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從而把日子過成想要的模樣。
永遠不要埋怨你已經發生的事情,要麼就改變它,要麼就安靜地接受它。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麼努力向上爬,要麼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淖裡,這就是生活。
生命中,沒有一種狀態,比不懈的奮鬥,更能讓我們活得理直氣壯。花努力盛開,開得芬芳美麗,吸引蝴蝶舞動。鳥兒努力地歌唱,悠悠旋起漣漪,美妙的悅耳動聽。只要肯努力,結果會變得很美麗。
時光的腳步走過春夏秋冬,不管是收穫頗豐,還是歷經坎坷,都要不忘初心,堅定前行。為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所有智慧、熱誠,把今天過得盡善盡美。走好每段路,就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有些人負債幾十萬就自殺了,有些人負債幾千萬談笑風生,有些人負債幾百億東山再起,註定了下一個更高事業的輝煌! 世界本沒有問題,只是你能量不足駕馭。 失敗是普通人的常態! 重大失敗是老闆的常態! 災難是領袖的常態! 人生沒有誰會一直順風順水,心態決定一切!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當我們鼓足勇氣跨出第一步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克服我們內心的恐懼,因為這個世界上,你往前走的腳步,只有你自己能聽到!
把你的藉口減少一半,把圍繞目標的行動增加一倍。付出就會有收穫,或大或小,或遲或早,始終不會辜負你的努力!
賺錢的時候別矯情,花錢的時候別磨嘰, 生活真的不會因為你哭泣而對你慈悲。很喜歡的一句話:與其降低你的開支,不如去嘗試增加你的收入。這就是努力的理由。
沒有行動,懶惰就會生根發芽沒有夢想,墮落就會生根發芽時間越長,根就越深到時候想站起來是件很困難的事所以,為了很好地站著,就不要停下腳步越努力越幸運,不要給年輕找太多借口,現在能做的,除了努力,還是努力。……
總要很努力才能喜歡上這個世界,全身都在學習著樂觀,人,要有壓力,但不能壓垮;可以迷茫,但不能絕望。現實的生活告誡我們:人的命運靠自己奮鬥,做有用的事,說勇敢的話,想美好的事,睡安穩的覺。把時間用在進步上,而不是抱怨上,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
一輩子堅持去做,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不是因為有了機會才爭取,而是因為爭取了才有機會!不是因為成長了才去承擔,而是因為承擔了才會成長!不是因為擁有了才會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會擁有!
成功沒有快車道,幸福沒有高速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來自平凡的奮鬥和堅持。
進步和成長的過程總是有許多的困難與坎坷的。有時我們是由於志向不明,沒有明確的目的而碌碌無為。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由於我們自己的退縮,與自己“親密”的妥協沒有堅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機會逝去,顆粒無收。
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是為了讓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讓你在未來,能獨自混過那些漫長幽暗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自己才是命運的主人。只有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努力爭取,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未來。你未來的命運是由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所決定的,根本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別人是不能左右的。別人能夠給予我們的只能是外界的一些幫助,最終還要靠自己站起來。以其埋怨命運,不如反思自己;以其依靠別人,不如強大自己。
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秘方。人也是這樣,95%的東西基本相似,差別就是其中很關鍵性的5%,包括人的修養特色,人的快樂痛苦慾望。 香精要熬個五年、十年才加到香水裡面去,人也是一樣,要經過成長鍛鍊,才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味道。
你被什麼保護,就被什麼限制,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同樣能讓你不見天日,記住,屬於自己只有自己努力去爭取。你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你在努力的時候,不要去在乎一個結果,要懂得在過程中感受,體會,並且不斷完善自己,到最後,結果怎麼樣,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沉澱以後的你已經更加優秀了。
日子,過的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質量。要懂得,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繫於心,心態若安好,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能打敗自己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總是很容易發現別人身上的缺點錯誤,而對自己身上的缺點錯誤卻很難發現,這樣久而久之,路走錯了也不知道回頭,結果必然是自己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一個人只有經常反思自己,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和錯誤,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吃一蟄,長一智,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增長才幹,才能創造出璀璨的人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