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沒有一個不想成功的人。
可最後能成功的,往往都寥寥無幾。
於是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秉持一個信念:成功是少數人的事情,而自己則在“多數人”當中。
其實不然。
生活中,那些看起來要啥就能得到啥的人,大都是堅持做成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堅定信念,並付諸努力去實現它。
成功不僅需要努力,靠拼搏,更重要的是堅守自己的信念。
有人認為,成功依賴於某種天分,或者某種優越的條件。
但是無數事實證明,成功來自於信念的堅守。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總是以積極的信念支配自己的人生,而失敗者卻恰恰相反。
曾看到過一副對聯:
上聯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聯是: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信念是一種神奇的力量,你認為你行,你就能行,你認為你不行,那就真的不行。
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更多是靠信念撐著。
有個高中同學,她曾經是一名差等生,有一次被老師批評了之後,她對我說:“我就不相信,我念不好書,成不了優等生!”
於是,從那時起,她開始刻苦攻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大學,她考去了外地。
大學畢業後,我出來工作,她繼續攻讀碩士,後來又讀了博士。
現在,她在一家跨國公司當副總。
這麼多年,她沮喪過,失落過,唯一沒有想過放棄,因為,她一直堅信,自己是可以的。
也正是這樣的力量一直支撐著她,讓她一路向前,永不言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人和人根本的不同,就是信念不同。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信念,他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和事業。
有個朋友,非常敬佩他自己的父親。
他曾說,父親的人生信條就是,人就要拼搏,就要努力,才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的確,他的父親算得上是比較成功的。
從一個農村放羊娃,當兵入伍,然後當了警察,最後做到了一級警司。
他堅守自己的信念,實現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們常說“期望什麼,得到什麼”。這話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
信念的高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一個人,期望平庸,就能得到平庸;期望偉大,就有可能真的偉大。
人生是一種信念,相信美好,自然能遇見美好。
要知道,一個精神燦爛的人,往往可以活成一座花園。
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的確,一個人沒有信念,就如人沒有脊椎一樣,不能挺立於世間。
而有信念的人,他會去尋找和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後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有一個小男孩,由於從小生得呆笨,人們都喊他“木頭”。
十二歲時,他做了一個夢,夢到國王給他頒獎。
他把這個夢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我曾聽說,當上帝把一個不可能的夢,放在他的心中時,就是真心想幫助他完成的。
他信以為真,懷著這樣的信念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
三年過去了,上帝沒有來;又三年過去了,上帝還是沒有來,可希特勒的部隊卻先來了。
身為猶太人,他被送進了集中營。
在那裡,他靠著“生存就是順從”的信念活了下來。
1965年,他終於寫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說《無法選擇的命運》,接著,他又寫出了一系列作品。
就在他不再關心上帝是否會幫助他的時候,瑞典皇家文學院宣佈,把200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
他聽到後,大吃一驚,因為這正是他的名字。
有人說:“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給他讓路。”
我表示贊同。
不管你相不相信,這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
這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來的人;
而這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單單能站起來,還能夠心存信念,堅持走下去的人!
所以,如果你確定了人生的目標並踏上征程,就不要再回頭張望,只管一往無前、無怨無悔、努力奮進。
也許,突然有一天的黎明,你就會發現,你夢寐以求的聖殿之門,已經近在咫尺,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