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如果,我們沒有預設的價值觀呢?如果,我們可以隨環境調整自己的價值判斷呢?

就像一個不知道金錢、物質為何物的孩子,他得到一千元的玩具與十元的玩具,都能感受到一樣的幸福。這是他沒有預設的價值觀,能以直觀來面對世界,世界也因此以幸福來面對他。

就像我們收到陌生者送的貴重禮物,給我們的幸福感還不如知心朋友寄來的一張卡片。這是我們隨環境來調整自己的判斷,能透視物質包裝內的心靈世界,幸福也因此來面對我們的心靈。

所以,幸福的開關有兩個,一個是直觀,一個是心靈的品味。

這兩者不是來自遠方,而是由生活的體會得到的。

什麼是直觀呢?

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大珠:“用功。”

“如何用功?”

“餓來吃飯,困來眠。”

“一切人總如同師用功否?”

“不同!”

“何故不同?”

“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好好地吃飯,好好地睡覺就是最大幸福、最深遠的修行,這是多麼偉大的直觀!在禪師的語錄裡有許多這樣的直觀,都是在教導啟示我們找到幸福的開關,例如:

百丈懷海說:“如今對五欲八風,情無取捨,垢淨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緣而照;心如木石,亦如香象截流而過,更無滯礙,此人天堂地獄所不能攝也。”

龐蘊居士說:“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溈山靈佑說:“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譬如秋水澄清,清淨無為,澹濘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之人。”

黃檗希運:“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

在禪師的話語中,我們在在處處都看見了一個人如何透過直觀,找到自心的安頓、超越的幸福。若要我說世間的修行人所為何事?我可以如是回答:“是在開發人生最究竟的幸福。”這一點禪宗四祖道信早就說過了,他說:“快樂無憂,故名為佛!”讀到這麼簡單的句子使人心絃震盪,久久還繞樑不止,這不是人間最大的幸福嗎?

只是在生命的起落之間,要人永遠保有“快樂無憂”的心境是何其不易,那是遠遠超過了凡塵的青山與溪河的胸懷。因此另一個開關就顯得更平易了,就是心靈的品味,仔細地體會生活環節的真義。

垂絲三尺,意在深潭

現代詩人周夢蝶,他吃飯很慢很慢,有時吃一頓飯要兩個多小時,有一次我問他:“你吃飯為什麼那麼慢呢?”

他說:“如果我不這樣吃,怎麼知道這一粒米與下一粒米的滋味有什麼不同。”

我從前不知道他何以能寫出那樣清新空靈、細緻無比的詩歌,聽到這個回答時,我完全懂了,那是來自心靈細膩的品味,有如百千明鏡鑑像,光影相照,使我們看見了幸福原是生活中的花草,粗心的人踐花而過,細心的人憐香惜玉罷了。

這正是黃龍慧南說的:“高高山上雲,自卷自舒何親何疏;深深澗底水,遇曲遇直無彼無此。眾生日用如雲水,雲水如然人不爾。若得爾,三界輪迴何處起?”

也是克勤圓悟說的:“三百六十骨節,一一現無邊妙身;八萬四千毛端,頭頭彰寶王剎海。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爾如然,苟能千眼頓開,直是十方坐斷!”

眾生在生活裡的事物就像雲水一樣,雲水如此,只是人不能自卷自舒、遇曲遇直,都保持幸福之狀。保有幸福不是什麼神通,只看人能不能千眼頓開,有一個截然的面對。

“垂絲千尺,意在深潭。”我們若想得到心靈真實的歸依處,使幸福有如電燈開關,隨時開啟,就非時時把品味的絲線放到千尺以上不可。

人間的困厄橫逆固然可畏,但人在困厄橫逆之際,沒有自處之道,不能找到幸福的開關才是最可怕的。因為這世界的困境牢籠不光為某一個人打造,人人皆然,為什麼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實在值得深思。

我有一位朋友,是一家大公司的經理,有一天,我約他去吃番薯稀飯,他斷然拒絕了。

他說:“我從小就是吃番薯稀飯長大的,十八歲那一年我坐火車離開彰化家鄉,在北上的火車上就對天發誓:這一輩子我寧可餓死,也不會再吃番薯稀飯了。”

我聽了怔在當地,就這樣,他二十年沒有吃過一口番薯,也許是這樣決絕的志氣與誓願,使他步步高昇,成為許多人欣羨的成功者。不過,他的回答真是令我驚心,因為在貧困歲月撫養我們成長的番薯是無罪的呀!

當天夜裡,我獨自去吃番薯稀飯,覺得這被視為卑賤象徵的地瓜,仍然滋味無窮。我也是吃番薯稀飯長大的,但不管何時何地吃它,總覺得很好,充滿了感恩與幸福。

走出小店,仰望夜空的明星,我聽到自己步行在暗巷中清晰而渺遠的足音,彷彿是自己走在空谷之中,我知道,我們走過的每一步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每一步都有值得深思的意義。

只是,空谷足音,誰願意駐足聆聽呢?

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年初七,花開暖陽,春已到;老天的恩賜,寫給有緣相聚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