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被人真正地喜歡和堅定地選擇過,我以前一直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漂亮,家境不好,價值太低,後來才發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我太傻,太自卑了,有價值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價值更重要,如果你只知道卑微地討好、毫無原則地妥協。那你自卑隱忍的姿態,就會激發別人欺軟怕硬的心理,然後別人就會不斷試探你的底線,看看你這個軟柿子到底有多好捏。
現實世界別說愛了,就連尊重理解都是十分稀缺的,因為有太多的人從不會剋制自己動物性的本能和人性的自私,當你把自身的利益寄希望於他人的道德責任感時,就相當於親手把刀遞給了別人,還希望他不會傷害你,世界上唯一可靠的只有自己的知識能力,有了一定的認知,才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制約別人,而不是傻傻地期待別人會自我約束。那是不可能的!
那麼如何能讓自己提高認知和積累知識呢?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多讀書,我想起了白巖松曾在一次演講中說的這番話:讀書歸根到底是在看一個更好的自己,你在跟很多高人對話,不是每本書每頁都給你啟發,但是隔一段時間突然某個點就啟動了你,你沒有這個機會,你就缺乏了一次又一次被槓桿翹起來或者說被刺激的過程,而刺激就是成長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你每天看到的是不刺激(手機),把自己累得半死,十年過後你還是那個原地踏步的你,那才是最糟糕的。
是啊,我真的好害怕自己是這樣的人,因為我之前是很不喜歡看書的,只是現在開始不斷強迫自己去讀書,人心太浮躁了,我們每天面對著社會上種種的誘惑,想要真正跳出來活出自我是很困難的,但並不是做不到!有人會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看什麼?還不是要嫁人在家奶孩子,圍著鎖事小打小鬧。亦舒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讀那麼多書幹什麼呢?就是在緊要關頭可以憑意志維持一點自尊。人家不愛我們,我們站起來就走,不做無謂糾纏。我們可以溫柔,也可以適當地妥協,但是不能沒有知識、沒有內涵!
確實,溫柔的一半源於知識,沒有涵養的溫柔,撐不起你要的風骨。讀書可以支撐起對世界萬物正確的認知。而沒有知識涵養的溫柔,很容易淪落為懦弱,無奈,忍讓和無可奈何!最終反而會加深自我的那種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