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和光明綁架了時間,到了無底的深淵。動用了徹骨的冷和灼燒的熱的酷刑。讓生命在這一冷一熱中快速的流逝、枯萎、消失。間或使用意外和疾病的手段來增加恐懼。生命的過程更加無助。
生命存在的價值在於奉獻。可是時間這個判官卻讓生命感覺到只有與它對抗的過程越長越是一種勝利,所以生命的過程不再是奉獻,而是延長它,醫學、生物學、美容學開始大肆盛行,目的不外乎讓生命更長一點,質量再好一點。
生命在時間的壓制下,遵循了新生、成長、衰老、死亡的規則。所以在生命的過程中產生了享受與奮鬥的予盾衝突。當生命遭遇困境時,奮鬥成了改變生命質量的唯一途徑,而奮鬥之後,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在生命開始衰老時,享受成為最主要的需求。
當生命對生死當成一種必然,成為了一種習慣之後,就開始思考活著的價值。既然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那就增加生命的厚度。所以,生命之中才有了藝術、科技、教育來讓生命更精彩的東西。可對慾望、權力等時間賦予生命的原始欲求則更加執著。所以生命與生命之間才有了勾心鬥角,才有了為利益不擇手段,生命的群體與群體之間才有了空間的爭奪,才有了生命種群的滅亡行為。
生命的存在形式越來越固定化,前後平均就那麼長。為了將其延長,無所不用其極,早期吃丹,後來吃藥,現在打算將基因的順序改變一下,來達到目的。可生命延續的再長又有什麼價值?僅僅是多看一眼明天的太陽,多享受子孫繞膝的幸福,還是再承受無助、淒冷的痛苦。
所以生命應該有追求。在有限的時間去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在生命的前期去學習知識,為享受生命獲得正確的理論依據,並奠定基礎;生命的中期去奮鬥,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活著的奮鬥途徑比等待死亡更充實、更精彩;生命的後期是積澱,而不是享受,在生命延續過程中的經歷及發現形成一種財富,供其他生命去學習和借鑑。
無論怎樣努力,無非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讓生命更精彩。生命的最後就是白布一蓋,嗩吶一響,豆腐菜一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