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有人曾說過,人越老,越薄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情緒也變得穩定下來,沒有以往過多的心理波動,只剩下對生活的平淡和漠視。

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情感最為豐沛,不是今天與人交往,就是明天跟人打交道,永遠寄生在人際關係圈中。

這樣的日子,我們一過就是一二十年。不管是在學校中,還是在職場中,我們都秉持著“廣交朋友”的原則。

可是,當人經歷多了,見識多了,對人性的理解越來越深入了,就會對人際關係愈發變得無感起來。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難道說,是因為人已然變得無情了嗎?

並非如此。人對於人際關係的漠視,不代表人無情,而代表了這個人已然變得成熟,明白何為朋友,何為過客。

尤其是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半年之年已至,天命之年所歸,就該知道,該留住的人,要留住,而該摒棄的人,就必須要摒棄。

所以,有人才這麼評價道:“當人上了一定的年紀,不知道是真絕情,還是假絕情,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看別人的九宮圖,看別人去炫耀,看別人的廣告,這對自己又有何益處呢?況且,裡面的人,也不見得你都是認識的。

人到五十,退出親戚群

曾有人說過,親戚,不過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我們和親戚有關係,只是血緣關係和人情關係而已。而我們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感情在裡頭。

為何說他們熟悉且陌生呢?就是因為他們和我們血脈相連,我們不可能和他們一刀兩斷,這便是熟悉。

而對於我們來說,他們對我們無感,我們也和他們沒有過多的往來,這便是“陌生”。

既然陌生,那過分往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很多人會認為,親戚是我們的親人,他們不會害我們的,我們就該對他們好一點。

可現實是什麼?便是你的親戚,永遠是害你最深的那一個,永遠是傷你最嚴重的那一個。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老祖宗早有言:“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在你有錢時,你的親戚會討好你,虛偽地奉承你。而當你失勢時,你的親戚便會看不起你,甚至厭惡你。

人到五十,減少和親戚的往來,退出親戚群。也許,這是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人到五十,擺脫爛人爛事

俗話說:“閒事莫管,閒人莫理。”

這世上,最不缺乏的,應該就是“人言”了。而“人言”的背後,就是無數的“是非”在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當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上有老要照顧,下有小要撫育,中間還有夫妻倆要生活,就不該和閒人瑣事接觸太多。

因為閒人帶給你的,只能是各種各樣的煩惱。而瑣事帶給你的,只能是過多的擁擠和矛盾。

所以說,人要想過得好,就不能和爛人爛事過分沾邊。

想想看,當你身處在職場中時,你最怕遇到什麼人,碰到什麼事兒呢?

最怕遇見的,就是小人,就是那些動不動就報復別人的爛人。而最怕碰到的,就是充滿著是非矛盾的爛事。

而對於這一切,我們最好的做法,並非說要跟他們作對,而是說要靜悄悄地遠離他們,還自己一份安寧。

人到五十,擺脫爛人爛事,這是對自我生活的珍惜,也是為未來的美好生活打好基礎。

3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孽緣。也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