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堅強”是個好品質。

但,“什麼時候都一定要堅強”就會導致內心的貧瘠。

把“一定要堅強”當做一種高階文化和信念去追求的人,會喪失一種基本能力,叫做“信任他人”的能力。

依賴是幸福的。我們可以獲得安心與滋養。依賴他人的時候,我們是在當嬰兒。

很多人是不敢依賴的,因為依賴有危險。依賴需要交出自我,由別人控制,而別人是不可控的。所以,就寧願把自己牢牢攥在手裡。

不依賴,的確是安全的。但同時也是勞累和孤獨的,這意味著在你的世界裡,什麼都要自己扛。

經濟獨立的女性越來越多,有些女性的收入遠超過伴侶。隨著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產生了“女強人”,“女漢子”這樣的新名詞。我認識幾位女性,她們賺錢養家,堅強獨立,卻總是焦慮惶恐以至於健康頻頻出問題,完全不能安置自己的身心。

她們和我說“周圍的人都不如我,沒人可以依賴。”

事實上,處理問題比自己差的人,也能被我們所需要。可曾記得我們向一個人訴說苦楚,獲得安慰後痛哭流涕,一身輕鬆?可曾和一個人在一起,忘記了時光,沒有任何使命,單純的快樂?可曾向一個人本能地發出脾氣,他仍然願意繼續理解和包容自己?

我們某方面的能力強,不意味著方方面面能力都比別人強;我們堅強,不代表就不需要關係;我們能賺錢,不等於心理和情感能力也一樣強大。

“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

脆弱的時候,正是可以去需要和依賴的時候。

男性多半堅持認為老人,孩子和女人是他們需要照顧的。但如果進一步覺得自己絕不能去依賴親人伴侶,男人必須堅強。那麼,父母會感到自己“無用”,而一位妻子,如果所有方面都不被依賴,那她必定無法與這位無比堅強的丈夫產生髮自內心的情感流動。

我們要承認和麵對自己的真實:我們有堅強,我們也有脆弱。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態是:堅強的時候,好好照顧別人;脆弱的時候,敢於依賴別人。

每個人的內心都裝著”內在小孩’,“內在成人”和“內在父母”。

“內在小孩”的特點是:很脆弱,很無助,很需要別人的認可和保護。如果一個人不能承認自己的“內在小孩”,不能直面表達這一部分的需求,那麼就會透過憤怒,控制,權利去表達這一面。而要求自己一直堅強的人,會把自己架到很強大的一面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樣既可以被滿足,又不破壞自己強大的形象;

“內在成人”是我們喜歡有界限,平等地與人相處。當我們呈現這一面時,表現出來的是尊重,和諧,獨立;

“內在父母”部分是我們很喜歡幫助別人,給予別人,愛別人,我們很想和別人相融,我們願意滿足他人的需求,並因此而感到開心有價值。

正常人的生活,是根據不同生活情境,將“內在小孩”,“內在成人“和”內在父母“適當切換。像媽媽一樣對他人,也像孩子一樣有需求和依賴。

好的關係,是一定要有脆弱和依賴需求的。

不敢依賴,對有些人來說是怕失去。但有時候,適度依賴反而是好的。甚至有的關係中,需要某時某事的全然依賴。

感情的建立,不是你很堅強,我很堅強,我們因此有了連線。而是你很脆弱時,我才有了機會和你發生關聯;我很脆弱時,也正是你靠近我的時候。

一直堅強的人,無法建立真正的人際關係。他一直在照顧脆弱的人而從不依賴,這會讓脆弱的人越來越依賴,無法完成透過“依賴”一程,繼而邁向“獨立”的過程。而一直提供被依賴的人,也終將壓力巨大而疲憊枯竭或是越來越想抽離。

如果你對一個人的憤怒太多,總是不滿足,可能你的依賴過多,超出了對方的承受能力,也不利於自己的成長。那麼,你需要堅強;

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得很累,很孤獨,壓力很大,你可能喪失了依賴的能力。你一直自己戰鬥,即便是安全範圍內接受他人幫助也時常內心難安。你從來不曾真正地休息。那麼,你需要依賴。

堅強了那麼久,你還記得嗎?你也是個孩子;

無論你多大,無關你的性別,你都可以在某些時候成為某人的孩子;

不是找不到可以依賴的人,而是你有沒有把心開啟。

你有看他一眼嗎?那些你身邊的人。很多人都願意陪你走一程。他們可以給你支援,勇氣與力量;接納,包容和撫慰。

真正地休息一回吧!敢於依賴,是心靈汩汩而出的泉眼。我們彼此彙集能量,還要往前走呢。

3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生活裡那些“這山望著那山高”的通病,你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