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焦慮”這個詞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裡,尤其出現在“打拼”的年紀,龐大的工作量、失業、失戀、適婚的年紀以及持續攀升的房價等等,好像整個社會乃至每個人都顯得特別的浮躁,留給自己的內心的時間也非常少。

有時候與其歸咎於外部客觀因素,倒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為浮躁的自己做做減法,可以嘗試從戒掉某些佔據你太多時間又帶來負面情緒的事情開始。

戒掉有事沒事頻繁地刷朋友圈

我一直有個習慣就是愛清理一些關係已經很陌生的微信好友,可能我有些許的強迫症,對於一些已經淡到無味的關係我寧可選擇放棄也不會選擇視而不見。可即便是經常清理好友的我,朋友圈也看不過來,很多時候刷著刷著就浪費掉大把的時間,突然會警醒的覺得這好像不是我該花時間瞭解的事情,我不該花時間去羨慕別人的生活。

戒掉無效社交和酒肉朋友的聚會

一直以來被告知要多認識點人,多出去打打交道,多積累人脈的大道理。也因為這些“大道理”而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然而每每聚會過後,潛意識裡卻覺得身心俱疲。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社交都可能是無效社交,更別提幾個酒肉朋友出來各自吹噓,滿足一時的虛榮心了。這個社會很現實,大家在乎的都是資源整合、資源置換,如果你不能給別人帶去資源,即使再多飯局酒局,也沒有人會記住你。只有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有所作為,才能在社交中取得良好的正向反饋,而且,人脈還有可能不請自來。

戒掉放縱的生活方式,迴歸健康的生活節奏

一提到放縱的生活方式,多半會有幾個詞會蹦出來,那就是夜宵、熬夜玩遊戲、能躺著絕不坐著等等。啤酒泡枸杞的自欺欺人式放縱養生也應運而生,當然,這多半是個玩笑梗,但也揭示了當代年輕人想要放縱卻又擔心身體承受不住的矛盾心理。而正是這些心理同時產生著更多的焦慮,越放縱發洩越情緒低落,我想,大家都有過通宵看劇後責備自己都幹了些什麼的時候吧。

我之前工作也經常熬夜加班,並且我還是個懶人,不愛運動。等我因久坐辦公而罹患脊椎炎到飯不定時而導致腸胃出現問題後才發現,一副健康的身體是多麼的重要。於是我就開始了早起跑步的習慣,不得不說,早起出門迎接陽光灑在身上真的會有種新生的感覺。無論是空氣還是沿途風景都讓人感覺到愜意,運動是真的能緩解焦慮以及獲得更積極樂觀的情緒,而且還能鍛鍊更健康的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0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觸動心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