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記得有個小故事,說是一隻螞蟻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堆乾枯的牛糞,頓時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開始指點江山,結果一場雨下來,陷到糞堆裡了。槓精就是這樣,爬上愚昧之巔後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都說勇者不懼、仁者不憂、知者不惑。所謂智者,是在不斷學習和提升之後、經歷“無知”的低谷,方能慢慢爬上智慧的山峰。每日三省吾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確審視自己發現“我不知道”,這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的開始。這份對未知的敬畏,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由於對自己的能力錯誤的估量導致失誤,嚐到許多不必要的苦頭。在人們的印象中,總以為智商高的聰明人才會自信,但科學研究表明,越愚蠢的人越自信!

1995年的一天,一個青年大搖大擺地搶劫了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一家銀行。當他被捕後,看著監控錄影突然難以置信地說:“可我臉上是抹了檸檬汁的啊!”

原來有人曾告訴他,只要把檸檬汁塗在臉上,就能隱身。對此,他深信不疑。這就跟咱們的成語“掩耳盜鈴”也是一個意思。這對我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但請別罵他“SB”,他會覺得很委屈,並且還會跳著腳還會理直氣壯地反駁你甚至罵你。

這並不是個笑話,而是個真實存在的心理現象。也並非極端少數,反而無處不在。這就是“達克效應”,也叫鄧寧-克魯格效應。

1999年,兩位心理學家Dunning和Kruger對上述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做過四個實驗,結果震驚地發現: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邏輯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總是高估自己:當他們實際得分只有12%時,卻認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這個研究在2001年竟然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不瞭解情況的人一看到“搞笑”這兩個字,可能馬上會聯想起“無厘頭”之類的事情。但這個搞笑諾貝爾獎還真不是胡搞,評獎的人都是學術大咖。本來獎項的英文應該是“另類的諾貝爾獎”,慢慢地卻被大家翻譯成了“搞笑諾貝爾獎”。

這一現象細思極恐,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是在高估自己卻不自知。心理學家指出,能力欠缺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並且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因此被內心的幻象誤導,作出了高估自己的判斷。

美國的《赫芬頓》郵報曾向公眾提出一些非常離譜的問題,比如太陽圍繞地球轉、彩票是最好的投資、個子高的人跑步容易缺氧等,讓他們做判斷。結果卻表明,每一條離譜的觀點,都有20%左右的人會相信。

這就是著名的“無知五分之一法則”:無論一個觀念多麼的離譜可笑,世界上總會有20%的人盲目地相信它。有些人知識的匱乏、認知的障礙,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不要與思維不在一個層面上的人爭辯,那隻能是雞同鴨講。所以有句話說“常與智者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因為傻瓜會把你拉到跟他一樣的程度,然後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如何克服達克效應?那就是保持對未知的敬畏,不斷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庫!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有過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無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知識淵博的人非常謙虛和低調的原因,因為他們看到的東西越深遠,越知道自己的欠缺。

總之,一個人,無知不可怕,就怕他對他的無知一無所知。

2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心地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