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人生在世,用有許多事情我們無法掌控,只能一次一次的妥協退讓,以求得兩全其美。

曾經的妥協,會讓你的成長更加充滿力量

關於工作,適當的妥協,不是怯懦,而是一種智慧。

職場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你不可能與每個人都相處融洽,總會遇到一些意見相左人,或者難以抉擇的事情。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何必糾結於一時的得失,適當妥協,可以收穫不一樣的智慧。

1、妥協,是一種生活態度

也許,有人會說:

我對生活從不妥協,我對所有的困難和挫折從不妥協,我對我的命運永不妥協等等。

有人會覺得妥協會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現,一種對生活的無奈。

但是,我想說:學會妥協吧,妥協有時候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楊絳和錢鍾書,都是著名的學者,在學術問題上也難免較真。

一次倆人在出國的輪船上吵了起來,原來,兩人因為一個法文的發音問題爭論不休。

楊絳說錢鍾書的發文發音有點鄉音,錢鍾書表示不服。

在爭執過程中,彼此說了很多傷感情的話。

後來他們請船上一個能說英語的法國人做判官,裁判認為楊絳說的是對的。

對於獲勝,楊絳沒有絲毫喜悅,反而覺得很不開心,因為這次爭論,讓兩人輸掉了和氣,也輸掉了好心情。

生活中沒那麼多大是大非的問題,為了維持感情,適當的妥協讓步,真的不丟人。

妥協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論,是一種難得的生活態度。

2、適當妥協,生活更美好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其中有位網友的回答很有哲理:

“忘不掉,放不下,輸不起。”

歸根結底一句話,不過四個字:

過於執著,不願妥協

面對冷酷的世間、無奈的場景,遇事妥協,不堅持到底,是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的選擇,因為妥協,退讓很現實,很有好處。

歷史上有個“六尺巷”故事:

相傳康熙時期宰相張英的鄰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張家發生了爭執,張英家人飛書京城,希望相爺打個招呼“擺平”鄰家。

張英看完家書淡淡一笑,在家書上回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看後甚感羞愧,便按相爺之意退讓三尺宅基地,鄰家見相爺家人如此豁達謙讓,深受感動,亦退讓三尺,遂成六尺巷。

這條巷子現存於桐城市城內,成為中華民族謙遜禮讓傳統美德的見證,也是妥協的美好見證。

適當的妥協可以平息不必要的爭端,而且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看到這樣一句話:

3、妥協有度是一種人生智慧

不願意妥協的人,往往把妥協等同於認錯,尤其錯不在己時,更難妥協。

其實,不妥協可能會讓自己更受傷,有時,妥協是一種 寬容 。

朗費羅說

“我們總是會在生活中作出妥協,不是因為軟弱,而是深知最終的結果大同小異。”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凡是就讀於該學院的學生,第一節課必須由教授帶領,進出一次學院正門一側的一個小偏門。

小門高1.5米,寬0.4米。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得低頭、彎腰、側身,否則就會碰壁撞頭。

年幼時讀《孟買佛學院的小門》有過疑惑:小門的尺寸為什麼是1.5米高,0.4米寬。既然讓人們低頭彎腰加側身,再低點,再窄點又會怎樣?

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後來終於想明白了:這個尺寸的設計讓人暫時放下尊貴和體面。如果再低再窄,形同狗洞,爬行進入,則讓人失去了尊嚴,這是一個尺度的把握問題。

此門的設計尺寸,既維護了人們尊嚴的底線,又起到了教育效果。

這節課後,學生無一例外都會承認,他們從中悟到的東西,可以受益終身。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小門”時,“低頭、彎腰、側身”、這何嘗不是一種妥協的智慧呢?

深以為然。

妥協有度,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4、寫在最後

妥協是什麼,是對生活狀態,社會現狀的一個清醒的認識,可以讓自己在這浮華紛亂的生活中做出最優的抉擇。

笑著讓步,是生活的智慧,不是認慫。

做人,懂退讓,能包容才能成大局。

作家張方宇說:

“一個人內在的和諧才是真正、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大都是一種高深莫測的妥協。”

妥協有度,生活有量,人生才有譜。

與朋友們共勉

感恩每一個耐心閱讀的你們!

1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那些承載了情感的物品,我們總是久久不想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