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有時候窮不是不能吃苦,而是吃的都是沒營養沒用的苦,很多人的時間都被鎖死在低質量的迴圈裡面了,為了一日三餐、雞毛蒜皮的破事奔波勞碌,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思想著有益於自己人生的事。
作為學生,我們擁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與精力,應該把它們用在打破低質迴圈,“破圈”到一個新層次上面。
我們享受著這個國家最頂級且便宜的教育,不是在學校整一些無益於自己往後人生的事情上的。
很多人不明白“破圈”的意義,我舉個自己的例子,在我自己啥都沒有的時候,學習是最痛苦的,因為我得不到任何的反饋,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在每一個方向都不斷試錯。
在我踩了無數的坑之後,慢慢地在一個風口領域做起來了,也可以說嚐到甜頭了,這也就是有了正向反饋了,這是無比重要的。
往後我拿到的每一個獎勵都是基於我當時第一個獎勵出發的,因為我知道這條路我能走得很順,所以我走的無比堅定,慢慢地,你就能爬得比別人快,因為很多人還鎖死在了沒有正向反饋的漩渦裡,這也是為啥我帶人,習慣指方向,而不是告訴你要學某個具體的技能,你在這個方向走的時候,你必然會遇到使用這個技能的過程。這就是宏觀指導微觀的實踐意義。
工作、讀書都跟程式設計似的,你要給自己的軟體設定一個功能,把這個軟體功能切成一個個可執行的任務函式,最後把它們組裝起來,而組裝的圖紙就是你當初設立的宏觀目標。
與此同時,為什麼白手起家的人甚至比他窮的時候還能吃苦,更加勤勞呢?
因為在他富了起來之後,他做的每一個行為都是有正向反饋的,他這時候是在享受努力帶來的成果回報,這根本不是吃苦,這是樂在其中。
資訊時代的到來,把每一個人的時間都碎片化了,碎片化的代價就是自制力的削弱,你想想自己是不是很久沒有用一大段時間來學習、思考一個問題了。
你做的更多的是在解決某個事情的時候,碎片化了解決的過程,中間穿插各種刷抖音的“時間片”,人畢竟不是cpu,不是簡單的排程某個“時間片”給某個任務,就能馬上進入狀態,開始解決當前任務的,這期間需要恢復當時解決這個任務的狀態,這無疑就是一大段時間的消耗。
年紀越大越會發覺人的一生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揮霍,看似活力四射的青春,會伴隨著學生時代的落幕而走向終點,迎面而來的生活中各種雞毛蒜皮的瑣事,這一件件破事佔據了你一天的很多精力,慢慢地,你的精力也大不如以前了。
所以,要在年富力強的時間段,做最應該做的事,當你回首過去“破圈”的心酸時,你會感慨,當時要是早一點認識到時間的寶貴就好了。
那麼?如何“破圈”呢?
其實,這也是我讀研這幾年想的最多的問題,我一直都是思想指導行動的派別。我短短的20多年的讀書生涯裡,碰到了無數的貴人,但是我一直認為最大的“貴人”永遠是自己。
“扶貧先扶志”,你自身不存在“破圈”的內驅力。縱然再多的諸葛亮,你都是扶不起的爛泥阿斗。
再者,儘可能在自己認定的專業領域做到top,我是我導的第一屆學生,我做的所有嘗試都是在沒有前人的經驗上摸索的,可謂是異常的辛苦,但是如果你有一個在這個領域上走的不錯的師兄了,那麼他就是你的引路人。
儘可能向這些優秀的人靠齊,向他們學習,所謂見賢思齊焉嘛,不就是這個玩意嘛?整個社會往微觀看,就是一個個小圈子,你在這個圈子裡再差,也能混個baseline吧?那你的baseline高低,是不是取決於你加入的圈子?
好傢伙?是不是又回到了“破圈”的問題了。
不過,自己探索也是有好處的,吃過的所有苦頭都是刻在你人生裡的一枚枚勳章,它們不僅給你啟示,也在時刻提醒你“小夥子,你以前可真棒。”,支援著你面對這個世界很大的風浪。
其次,在我有限的人生閱歷裡,我不否認過目不忘的“神仙”存在,但更多都是普通人。
那為什麼都是普通人,一些普通人卻能混的如魚得水,走在大家的前面呢?
因為,他們信仰“重複就是力量,數量堆死質量”的價值觀,“笨鳥先飛”不就是這麼來的嗎,其實你在人生中悟到的每一個人生道理,古代的先賢都給你整理好了。
如果你對一個事物不熟悉,不要害怕,人類都會對陌生的事物產生恐懼心理,但你自己想想自己高考前刷的那一堆堆試卷,是不是從不會,到一張接一張地刷下來了。
“無它,唯熟爾。”你看,又是古人的名人名句。熟悉是克服恐懼的最佳途徑。
接著,要有一副好的身軀,健康是事業的前提。
我這幾年沒有感冒過一次,最大的原因是我堅持每週都長跑兩次。鍛鍊讓我擁有了無窮的學習搞錢的動力。
如果可以,把《毛選》放在自己的人生必讀清單裡面。這麼做的原因大概是這些年你碰到的困難與苦難,都沒有這本書作者當時碰到的棘手,而這本書的作者卻把這一件件棘手的問題解決了。這本書散發出來的氣質,遠遠比某些成功學書籍強多了,要論成功,有人比這本書的作者成功嗎?
最後,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是拉一張清單,看看有哪些是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列個優先順序,然後一件件地完成,生活如同打怪升級,每天做的事都是為往後的人生積攢經驗,生活也就會變得有意義。
好了,寫這麼多,也是筆者自己寫畢業論文致謝時,想到的一些經歷。老實講,讀研的這三年打造的不僅是一個專業技能強悍的自己,也是在塑造一個勇於面對這個世界不確定性但勇敢成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