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最近,周圍同事都說我這張隨時眉頭緊蹙的臉變得好看了。好看無它,笑容增多而已。紛紛問我遇到什麼好事,想跟著沾點喜氣。我指了指電腦桌面,他們伸頭一看,無一例外搖頭聳肩,“切”了一聲,光速逃離。我捂嘴偷笑,“天天對著你們這一張張老臉,還不允許我看看‘小鮮肉’,找點年輕的感覺嘛。”你別說,自從桌面背景換上“小鮮肉”,每天對著電腦辦公都覺得幸福了許多,不由感嘆:幸福有的時候來的很簡單,不像煩惱啊、痛苦啊,一層又一層的,各種級別。    有個很老的段子:“你幸福嗎?我姓福。”“你滿足嗎?我滿族。”問的人覺得答案符合預期,回答的人也覺得沒啥毛病。幸福指數沒有固定的評價標準,但作為社會多數群體中的一員,你是什麼時候才覺得自己有那麼一點說不出的幸福?發自內心,無關其他。           一     大雪將至,朋友A的心情並沒有隨之降到冰點,反而越發開朗起來。自上週五從上海檢查身體回來後,她那懸了大半年的心終於落下了。“醫生看了我之前的報告單,說沒發現腫瘤,讓我做了個彩超,最後診斷為腸易激綜合症。”2020年上半年開始,她每個月腹部都會疼痛三四次,發作厲害時,腰都直不起來,只能蜷縮著身體。看了大半年醫生,胃鏡、腸鏡、腹部增強CT……相關檢查,能做的都做了個遍,可就是查不出原因。    “我甚至想過是不是得了絕症,如果真是絕症治不了,我會拜託你們,有空去看看我兩個孩子。”之前一次碰面,說起這事,A幾度哽咽,眼角的淚珠也繃不住,順著她那暗淡的臉龐流下來,一顆一顆,浸潤著悲傷。長時間奔波在家—單位—醫院三點一線,一些她一度認為非常緊急的事項,統統被擱淺。現在,她不再去想換最好的學區房,也不再“逼”自己工作上往上走兩步,只想“保命”,多陪伴孩子,多陪伴自己。    因為疫情,A去上海檢查的時間一再推遲。聖誕節前夕,她實在等不了了,幾近崩潰,也不只是真的疼痛,無休止的焦慮壓得讓她喘不過氣。“以前我節食運動都瘦不下來,今年卻‘輕鬆’瘦了十斤。”在上海的三天,心情也像坐過山車一般,從害怕、緊張到放鬆、安心。     再一次見到A,正趕上了陽光明媚。她就坐在落地窗前,品味著最愛的卡布奇諾,翻看著最愛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縷陽光拂過她的臉龐,溫柔地,輕輕地。    有過這次看病經歷,A坦言,不說對生活大徹大悟,起碼讓她不再那麼“固執”,變得相對“佛系”起來。“活著不易,還是要與自己和解。”    叔本華曾在書中寫道:人的一生,不是要去追趕幸福,而是要避免痛苦。    當我們費心費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慾望,雖然會因為部分慾望的滿足感到快樂,但那些滿足不了的慾望帶來的痛苦同樣隨之增加。如果我們能夠恰當地對慾望進行控制,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痛苦的發生。    道理人人都懂,但能夠領悟到行動上,需要自身受到一定的“刺激”,比如被健康“威脅”。          當歲月無恙,我們習慣奔跑前行,無暇顧及沿路風景;當身體異樣,我們又急剎車踱步反思,感嘆一杯白開水都有滋有味。    二    朋友B結婚頭兩年常常感到不幸福。周圍人很不理解,覺得有點無病呻吟的味道。老人不用養,房子不用愁,娃也有人帶,還想咋樣?A苦笑,她並不覺得自己生活在“蜜罐”裡。“可能當公婆或者父母沒有退休金,需要我們去養的時候,我們才會背上養老的負擔;當沒有房子住或者房子太小、不是學區房的時候,我們才會陷入買房的旋渦。”但是沒有這些問題,其他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嗎?一件事的發生都是需要另一件事為代價的,別人在意的點你get不到,你在意的點別人也get不了。    因為幫忙帶娃、因為出錢出力,公婆不由自主地強勢,A不得不在底線邊緣遊走,曾經父母寵愛的小公主,如今別人家裡的受氣包。“凡是跟我沾邊的事情,結果不好的,矛頭都會一邊倒的指向我。”因為老公不問家事,也不站隊,家裡家外,事無鉅細,都是她跟公婆直接“交鋒”。和自己父母說話可以不經過大腦,說過就算。和公婆說話真的要小心翼翼,指不定哪句話就觸碰了老人敏感的神經,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比如買房,明明是自己和老公一起去看去交款的,結果剛開始婆婆每次去新房,都會不痛不癢丟下幾句:“都是你要買房,選的什麼地方,周邊都是菜地。”開始幾次,B回反駁幾句。後來發現並不奏效,越辯解,婆婆說的越起勁。三年過去了,新房房價翻了一倍,婆婆自動不吭聲了。    有人說婆媳關係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B卻不善於在處理矛盾時搶佔先機,骨子裡的傳統讓她更多時候選擇“尊老”,不會也不願採取激烈的方式。“事情多了,我肯定不開心啊,躲在被子裡哭了好多次,覺得自己都要抑鬱了。”好在她及時抽離,沒有去嘗試“與人鬥其樂無窮”,轉而“調整心態,轉移目光,換位思考,內心堅強。”剛開始,可能說服自己有點費勁,但真的想開了,心裡漸漸敞亮了許多,“公婆見我說話、做事樂呵呵的,也不好意思多說我什麼,反而變得和顏悅色起來。”清官難斷家務事。婚姻生活大多一地雞毛,只不過有的人家論噸裝,有的人家論斤稱,論噸裝的未必就把人完全壓垮,論斤稱的未必就讓人輕鬆愜意,關鍵在於怎麼想、怎麼做。有的人選擇寸步不讓,據理力爭;有的人選擇主動讓步,難得糊塗。家庭不是法庭,無所謂誰有道理,也判決不了誰有道理,平心靜氣,問問自己,有那麼一點幸福就好。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還好一個人,這個世界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