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各位小夥伴們,春節假期結束了,牛年開始了,祝大家牛年順意,平安順遂。

各位小夥伴有沒有度過一個美好的春節呢?

牛年第一篇,讓我們從讀書開始吧!

前段時間喜歡作者盧思浩寫的書,最近偶然間讀到了李尚龍的新書《三十歲,一切剛剛開始》,喜歡上了李尚龍的文字,沒想到,他們倆竟然是好朋友。

有人可能會說是雞湯學,但有些時候,我們不是正是需要這些文字,在我們青春迷茫的路上的時候被推一把,然後跌跌撞撞的繼續向前呢。

一、大城市

聽同事說,她兒子是三年級才開始來的上海,她說在上海,一年級的學生就開始學英語了,她感覺孩子落下了兩個年級,所以英語不太好。她說還是要在大城市,因為在大城市,你才會看到更大的格局,見更多的世面。

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你可以在夜裡三四點鐘,當你生病的時候,仍然有快遞小哥,給你送藥。

在每個大城市,都有數不清的勵志和淒涼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在這裡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記。那些轉折、遞進,那些句號、問號,那些段落、篇章,都是隻屬於自己的故事。

在生命結束前,我們都會寫下最後的句號,如果是你,你會希望這個故事是什麼呢?

如果可能,畢業後要去大城市工作,因為那裡資源多、人脈廣,你能有更多的可能。

如果你還在讀高中,高考報志願時,最好能選擇一個大城市;如果你想要考研究生,城市的選擇也很重要。雖然大城市有一堆一堆的問題,你或許生活得也沒有在家鄉那麼滋潤舒服,但總的來說,那裡有更多的可能,這種可能叫作希望。

在中國,你可以在小城市裡學到知識,但大城市能給你更多的見識。這些見識,能讓你交到更好的朋友,進入更珍貴的圈子,學到更不可替代的技能。

你的生命,當然有太多可能。

二、堅持

有些人天天喊著要減肥,要學英語,要看多少書,可到頭來,總會說,現在太忙了,當初計劃的事情,還是沒有做。

問問自己,什麼是你堅持了一年的事情?

我想起了李尚龍在健身房跟教練的對話,他問教練:能不能快點減20斤?

教練說:我跟你這麼分析吧。拋開飲食,如果你想一年減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3公里;如果你想半年減20斤,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如果你想要三個月減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然後堅持不吃晚飯;如果你想要一個月減20斤,你一天就只能吃一頓了,跑步就必須從原來的5公里疊加到十公里以上;那如果你想要一天就減20斤,就只能做手術了。

教練還補充一句話:做手術的風險很大,往往會有後遺症,所以,除了注意飲食和堅持運動之外,並沒有什麼好方法。

的確,堅持在時間的推動下,會有驚人的力量,這種力量能潛移默化的改變人。沒有什麼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你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喜歡或者想有成就的領域,不斷堅持。

每個人在傾盡全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都是自己的超級英雄,哪怕前方的路一片迷茫,至少自己是微笑著的。

生命的極致,在於突破、改變;青春的極致,在於不服輸、不認命。但無論是鳳凰涅磐還是破繭成蝶,本質都是生命的重生,那種痛苦都是鑽心的。

三、孤獨

書上說:尤其是成家後,一個女孩子當了媽媽,屬於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幾。白天有工作,晚上有家人,只有等孩子睡著,才能感覺到這世界上有一點屬於自己的安靜而孤獨的時光。

每個人都應該有過孤獨的時光,在這樣的時光裡,我們可以安靜的做自己,看喜歡的故事,想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情。

請享受這種孤獨。輕輕的彈琴,慢慢的看一本書,靜靜的在電影院裡看完兩個小時的電影,不被打擾,讓思緒放空,在那個階段,我們就是我們自己本身。

四、多讀書

如果一個人不讀書,決定他的價值觀的,就是他身邊的親朋好友。倘若他的圈子還很糟糕,那麼這個人必然好不到哪兒去。

許多書,都可能會在某個關鍵時刻,給現實的自己一個強有力的衝擊,給困惑的生活一個解決方案,給迷茫的自我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它讓你不出門,就知道那些事;它讓你在一無所有時,心裡還點著一盞燈。

而這一盞燈,無論在哪裡,都能照亮你回家的路。

每當看到奇葩說辯手那些妙語連珠的段子,那些引經據典,那些教授們的話,都深刻覺得真的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多讀書,在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領域,帶你去向一片更廣闊的海洋。

在那裡,你會看到三兩好友,你會看到,總有人在過著你想過的生活,你遇到了你沒有見過的風景,吃到了你沒吃過的小吃,原來你的世界裡又多了一抹色彩。

五、離別

人生啊,就是不停地說再見,和過去說再見,和現在說再見,和別人說再見。

成熟意味著你開始懂得:這世界上沒有不散的宴席,相聚就是分別的倒計時,任何人都會離別的。所以,相聚時,再用心一些;重逢時,再用力一些。

離別是人生的功課,相逢是許多人的希望。

相逢無數,不如重逢。但每次重逢時,只有變得更好,哪怕一點點,生活才更有意義。

而我們,就是為了這個,才離開家,奔赴遠方。

有時候我們離開家,看到年邁的父母,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有些時候,我們會說,我就不影片了吧,我們總是藉口說,父母看了會想念我們,孩子看了會找媽媽;其實,哪是什麼怕他們見到我們難過,而實際上是,我們害怕面對父母和孩子,每一次見面,都會有虧欠,怕孩子期待的眼神,怕見面的那種思念及淚如雨下。

離別,讓我們哭的像個孩子。我們不敢回頭望。

下一次見面,請讓我們更深刻的擁抱。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那麼一點點,讓今年的自己比去年厲害些,讓我們一起共勉~

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你有多久沒有酣暢淋漓地打過一場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