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媽媽對我們的愛就像空氣,從你出生時就有,所以你經常忽略它。但是當你失去的時候,你才體會到那種窒息感和無助感。''賈玲在接受採訪時,深情地表述到。

就是這樣的窒息感和無助感,被溫馨的畫面,柔和的色調,美好的回憶慢慢地稀釋掉,溫暖了我們的心,沖淡了憂傷,漸漸地使我們產生內在的力量,更好的活出自己,走得更遠些。

【鏡頭一】

“我這一輩子過得挺幸福的,怎麼就沒有人相信呢。”李煥英這樣說到。

是啊,她一直裹挾在“應該的人設”當中,應該擁有更好的:應該是廠裡第一個買到電視的人;應該是排球比賽拿到第一的人;應該是給廠長當兒媳婦的人;應該有一個如花似玉的閨女;應該有一個月入8萬的女兒來養老……而這一切都以時光的穿越為契機,“從頭再來”,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為了你好”。

這是不是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為了你好”而鞠躬盡瘁的母親:孩子之間的打鬧嬉戲,媽媽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吃虧,插上一嘴;孩子之間的競技比賽,媽媽見不得自己的孩子落後,不斷內卷;孩子之間的情感發展,媽媽見不得自己的孩子無果,盲目牽線,過多地干涉到了孩子的擇業,婚姻和生活。

孩子就如被操線的木偶,“聽話地過活”,媽媽也從未顧及過孩子的感受,因為一直都沉浸在“為了你好”的映象中,以一種過來人的身份,一如影片中的穿越,不知不覺地綁架著孩子。

雙方矛盾,由此產生。孩子們的“添堵”,只是不願意自己的人生被規劃而已。

如果,李煥英的幸福,能被孩子所看到,所感受到的話,孩子就不會穿越回去,忙著去改變,全力去阻止相關的發生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孩子的快樂,能被媽媽所感知和重視的話,孩子的忤逆行為也會少一些,母子間也會更和諧一些。

【鏡頭二】

“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也是李煥英所說。

但是這樣樸素的表達,經過層層的願望包裹後,孩子是看不清楚的。

孩子的感知力雖然很強,但他們懂的道理不多,所以會將自己媽媽們所壓抑住得不快樂,看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進而自責。實際上,對孩子而言,就算是用命去愛媽媽,也不會有絲毫的遲疑。只是他們不知道,媽媽願意付給自己的愛,更多更多。

“子欲養而親不在”,所表達的正是這樣的無奈,不是孩子不孝順,而是當孩子懂的了不自責,敢於接受時,卻發現來不及了。孩子永遠希望給媽媽最好的,一旦媽媽離世,他們也就能更深的瞭解到生命的意義:活著比什麼都好。若能早些摒棄掉自責所帶來的束縛,就會愛媽媽更多一點,更多一點。

這也許就是一種國民情緒,來自子女的愧疚:父母因他們而不高興。

在自我選擇,於讓父母高興之間,很多人選擇了前者。他們在電影中,體會到了追悔莫及,完成了想象中的與父母和解,得到了寬慰。但現實中,和解不了的,有很多。

越來越多的人在探討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但母愛的形象又是不可褻瀆的。在這樣糾結與矛盾的心理之中,透過觀影,何嘗不是在完成一次“自我救贖”呢?痛哭之後,心中釋然。

賈玲給我們編排了一個喜劇,卻告訴我們別哭。其結果就是,笑著,笑著,我們就哭了。笑的是,孩子的闖禍,哭的是,我們所渴望著,卻得不到的無條件的接納和鼓勵。

哭過之後,面對未來,我們永遠是“值得擁有”一切的美好,而不是“應該擁有”。前者,會因為有個美好的願景,而產生主觀能動性,願意去創造,去改變。而後者,會因為與現實的落差,而產生消極情緒,易抱怨,自艾自棄。

8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忽略傷感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