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每個人的心裡都困著一頭野獸,當你馴服不了它的時候,它就會從籠子裡出來,擾亂你的心扉,分散你的注意力。

你是否已經不知不覺把回覆電子郵件當成了每日首要任務?

把隨時響起的通知鈴聲當成了切換工作的訊號?

現代人的時間,就這麼被頻繁切割,注意力也在分分秒秒中被稀釋。我們彷彿患上了嚴重的“心思渙散”症,無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但當我們心若浮萍地刷完手機後,又會被一種掉落到時間黑洞裡的茫然感深深挫敗。因為有一個寶貴的心理資源正在流失——專注力。分心是這個時代最坑人的陷阱,而缺乏足夠的專注力是我們最大的問題。

01

人們常埋怨社會埋沒人才,其實,由於缺乏信心和勇氣、自卑、懶惰、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自我埋沒的現象才是主要原因。

這些都是缺乏專注力的表現。如果能多接受外界的刺激,多一點信心、勇氣、幹勁,多一份膽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尚處於休眠狀態的潛能發揮出來,創造出連自己也吃驚的成功來。

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的自主招生考試裡,有一道非常有意思的考題:7分鐘內,在試卷上從1寫到300,不能塗改。這道題聽起來挺簡單的,但據說幾百個考生裡,只有2個人完全答對。

世間萬物萬事都有其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它們會不斷地衝刷你的心靈,不斷地刺激你的大腦。當你不斷迴應它們時,天長日久的專注就會啟用你自身的“振動”,開啟你的潛意識。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無須過分看重別人的看法、羨慕別人的生活方式,而對自己現在的生活顧慮重重。因為,對於實現願望來說,這一切都是無足輕重的,只有與實現願望相關的現實才是關鍵。

當人們使用意識進行思維時,習慣性思維會第一個跳出來,要充滿專注地思考,對資訊要有條件地學習,只有將有用的資訊滲入到潛意識層,才能做出正確的迴應。因為潛意識是非人格化的,是不會進行推理的,是什麼都接受的,如果給它的是個錯誤的建議,它也會接受,併產生相應的錯誤結果。潛意識如同土壤,種下什麼種子就會發出什麼芽。

可以這樣說,把我們每時每刻所專注的內容累積起來,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是誰,我們生活的樣貌,以及生命的價值。

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大腦不可能同時關注積極面和消極面,只能選其一,因此要麼悲觀,要麼樂觀。

那麼,如果我們懂得運用自己的專注力,就可以選擇去看到更多美好的現實,包括對於過去美好回憶的品味,對於當下美好事情的覺察,以及對於未來美好事情的想象。

主動地運用自己的專注力,就讓我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體驗和幸福人生。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對自己的專注力有足夠的主控權。

02

認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專注力是一種將意識集中的心理過程,由於人腦可以處理的資訊量是有限的(每秒鐘至多處理126位資訊),因此我們必須有選擇地專注於資訊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些方面。

專注力可能已成為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心理資源之一。

一項蓋洛普民調發現,僅有6%的中國職場人士表示對工作“很投入”,而美國職員全情投入工作的人數也只有不到30%,由此造成的經濟代價達到數萬億美元。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教授研究發現,企業職員在日常工作中平均每3分05秒就會被打斷一次,而要重新進入工作狀態需要25分鐘左右的時間。

同樣的問題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更是顯著,許多孩子被診斷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導致學習困難,令家長焦急萬分。

可以說,一個人大腦的分析思考是意識層面的,而他的感受則是潛意識層面的。意識只佔大腦功能的12%,而潛意識卻佔大腦功能的88%。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事情我們道理都懂,但就是無法做到的原因。

就像很多孩子,他們都想學習好,也認同好好學習,未來才有發展,這是意識層面的。但是在潛意識層面,學習這件事所引發的情緒狀態則是焦慮、緊張甚至痛苦。帶著這樣的情緒和記憶去學習,如何能學得好?

因此,在學習的時候沒有良好的情緒狀態做基礎,很難達到自己的目標。沒有放鬆和平靜的情緒就沒有專注力,就無法專心聽課,無法專心聽講肯定沒有好成績。

例如,有一位母親對孩子的不上進感到焦慮,常將躁氣撒在孩子身上,打罵指責孩子。“你瞎了嗎?這麼多錯別字都沒看到?”或者“你聾了嗎,我叫你做作業都聽不見?”這些話常掛在嘴邊,在打痛孩子肉體的過程中,不自覺、重複地向孩子潛意識裡植入不良資訊。“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可以預見的是:這個孩子將來在視覺或聽覺方面肯定會有心理障礙。因此,在專注的幫助下有意識地選擇,如想法、前提等,是極為重要的。

03

充滿專注力的過程就是顯意識與潛意識溝通的過程,是無意識的思維加工和處理過程。潛意識的活動在我們的創作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彭加勒說:“當一個人著手一件困難的工作時……突然,關鍵性的想法躍入腦海。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有意識工作的成果,它由於一度休息而恢復了活力、清醒了頭腦;但更可能的是,休息時仍進行著潛意識的工作。其潛在活動的結果後來才躍入意識,並暴露給科學家。”

對於潛意識,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看得更加深刻透徹,他說:“人不光是一個自我,而是好幾個,一個是自己意識到的;還有沒意識到的,但他在那裡工作。那麼,假設一個很難的問題,在這些潛意識裡加工來加工去,得到結果了,這時可能與我們的顯意識溝通了,一下子得到了答案。整個加工過程,我們可能不知道。”

當專注力受到阻斷時,潛意識思維也跟著斷了。我國宋代詩人潘大臨,一次詩興勃發,剛寫下“滿城風雨近重陽”這一妙句,忽然催租人到來,打斷了他的詩興和思路,後來,他雖然絞盡腦汁地想,但再也寫不出一句恰當的續句了。

一位藥物學教授,夜裡在睡意朦朧中有了一個很妙的設想,馬上記了下來,第二天起來竟看不清自己寫的是什麼,而且怎麼也找不回自己那個極好的靈感了。

潛意識如同一部萬能機器,只要投入“原材料”,它就會自動生成“產品”,至於成品的好與壞,關鍵在於你正確地駕馭,要專注地控制,只讓好的資訊或暗示進入潛意識就可以了。

潛意識大師摩菲博士說過:“我們要不斷地用充滿希望與期待的話來與潛意識交談,於是潛意識就會讓你的生活狀況變得更明朗,讓你的希望和期待實現。”只要充滿專注,選擇積極、正面、有建設性的事情,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4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