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周國平曾說;“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會斤斤計較。”

生活中,我們常見錙銖必較的人,遇見事情寸土不讓,甚至會爭執到面紅耳赤。日子久了,人就變得戾氣滿身,面相醜陋,走在路上渾身上下都能散發著負能量。

殊不知,有些事情需要事事較真,但有些卻需要一顆包容的心,以更寬的視角,更高的角度來看待。

你發洩出去的戾氣,總會反彈到自己身邊;你散發出去的善意,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所以智者總是修煉自我,而愚者從來看不到自身的問題,總是苛責他人。

01.智者靜心,愚者煩亂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看透世間的名聲與權利就不能很好的明確自己的志向,內心不寧靜就無法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如果整日風聲鶴唳,一絲風吹草動就能撥亂你的內心,是不能專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情的。

靜下來,你就不會把自己主觀的侷限在一個角色裡,你會跳出來,用深度的思維方式,來看待自己,看待周邊的事物,從而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同事小崔專業能力很強,做事細緻嚴謹,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稍有意見不合就會大嚷大叫,而且不分場合地點。

有一次因為工作意見相左,對方不支援小崔的想法,還沒等對方開始解釋,小崔就又開啟了咆哮模式,而且還是在公司前臺。

聽見聲音的客戶以及同事都紛紛側目,同事見狀,也顧不得解釋原因,趕忙跑到了辦公室裡“躲了起來”。而小崔還在為自己的“勝利”沾沾自喜,對周邊人的竊竊私語和注視全然忽視。

在提攜主管的決策會議上,雖然大家一致認可小崔的專業能力,但對她勝任主管的事情上,大家一致投票反對。

因為她不能在交流的過程中靜下心來,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更不能在發洩自己情緒之前,檢視周邊的環境,是否會為公司帶來不良影響。

而居於領導階層,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的判斷和解決問題是基本素養。

與人溝通,靜心自持:智者會客觀分析,理性判斷;愚者才會任意妄為,指責他人。

02.智者慎言,愚者亂語

圍爐夜話中說;“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深刻,終為福薄之人。”

意思是脾氣暴躁不安的人,多半壽命很短;說話刻薄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必定是沒有什麼福分的人。

古語云:知人不必言盡,留人三分餘地。不會說話的人總是一開口就把話說死了,斷了自己的路,也傷了別人的情。

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但對孔融長大後的事情,相信很多人會知之甚少。

孔融在成年之後因為文采斐然,成為了建安七子之一,在當時的威望非常的大。

但他自恃聰明,經常揭曹操的短處,甚至還跟著禰衡在酒後罵曹操。

曹操為節約糧食,縮小開支,頒佈了禁酒令,孔融卻寫了一篇文采飛揚的文章,說盡了飲酒的好處。

曹操的兒子曹丕娶了袁紹的兒媳甄氏,孔融就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把曹操氣得要死。

多次觸怒曹操後,孔融終於被殺。

古語云:“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為人處世,我們要明白,有些話不得不說,而有些話寧可不說。

懂得慎言,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最聰明的策略,我們可能被多言傷害,但不會寡言傷害,故智者都寡言。

只有懂得慎言,才能更好地行走於世。

03.智者慎獨,愚者無畏

人往往越是缺失什麼,越會要炫耀什麼。

只有自身精神世界無所依傍,一片虛無、內心世界貧瘠的人,才會在外在拼命裝飾和展現。 不放棄每一個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機會。

曾國藩曾說:“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所說的慎獨,內心自然而然就會生出平靜、安寧、富足。在自我修行的事情上,沒有比慎獨更難得了。能夠做到慎獨的人,在自我向內反省的時候會更專注於自身,忽略掉外在的雜音。

能夠做到此處的人,他的心情自然是平和歡愉的,而非怒燥不安的。抵禦外界壓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對內心的修身養性。

唯有內心充盈,才能精神富足,才不會因為外界的細微變動而影響自己,才能更好的專注自身的修行。

東漢名臣楊震風雅清正,為官數載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稱。

一次因公路過昌邑縣,恰逢舊交王密在此任縣令,當夜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說道:“此時深夜,無人知矣。”

楊震卻正聲而說:“豈可暗室虧心(暗地裡做些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

這就是歷史上傳為美談的“楊震四知”。

老子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慎獨之時,人主要面對的是自己,是與自己的內心赤膊相見。

這樣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定和富足,面對世間的慾望滾滾,命運的榮辱沉浮,人生的成敗得失,守得住自己,約得住行為,不崩潰,不放縱。

能做到慎獨的人,是戰勝了自己的人。

04.

蘇格拉底說過;“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無所知。”

當你瞭解越多,認知越多,愈會發現自己的“無能”“無知”。

不因為自己多學習一些而沾沾自喜;不因為自己身居高位而蔑視他人;不因為自己位高權重而肆意踐踏;不因為自己身處優渥而不知疾苦。

時刻謙卑,靜心、戒躁、修身養性,多修煉自己,少苛責他人,這才是智者的所作所為。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菸酒人生——愛好千萬種,不必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