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言是智慧,止語積德福。
人生難得不是妙語連珠,而是群處時守住自己的嘴,獨處時守住自己的心。
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當你學會了“不說”,也就學會了以進為退,自然也就能收穫到來自沉默的無窮力量。
所以,一個人懂得了沉默,不是因為他毫無情緒,而是他便擁有了一顆強大的內心,不因得失榮辱浮躁,不因外界誘惑煩心。
沉默,才是真正的成熟。
01
沉默,是不想說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一邊崩潰,一邊堅強的。
書上說:
“有很多時刻,你驚心動魄,而世界一無所知;你翻山越嶺,而地寂靜無聲。”
人,萬般皆苦,但有些人無話可說,而有些話無人可說。
所以,成長路上最好是保持沉默,一個人砥礪前行,讓自己的靈魂更高貴,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朋友和我分享了她的經歷:
剛入行時什麼都不熟悉,部門沒有人帶又沒有專門的培訓,領導給她的工作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她經常出錯也經常被罵。
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吃午飯,她哭著說自己的壓力與無奈,沒想到反被同事譏諷。
原本想緩解一下壓力,結果同事酸言酸語讓她更難過了。
她說:
“難過時,不要像落難者那樣訴說自己的不幸。
因為不懂你的人,根本不懂也不在意你的心酸與處境。”
每個人,都會擁有一段黑暗晦澀,無人能懂的時光。
“但生命中最難熬的時候都是我自己掙扎著爬起來,不是那些看客過客拉我起來的。”
世上從沒有感同身受,你的不知所措,你的無可奈何,在別人眼中不過是閒聊的談資罷了,不會讓別人有一絲絲的觸動。
真正的委屈,真正的難過,大多是說不出口的,因為笑,全世界都會陪你同聲笑,哭,只有你獨自哭。
所以看多了人情冷暖,就該明白,有些話說了也只是憑添煩擾,有些委屈終究要自己嚥下。
02
沉默,是不能說
看透需要的,是閱歷,不戳破,則需要一種難得的修養。
為人處世,一直都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學習的課程之一,而在這門課程中,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不讓別人為難。
因為,你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會記錄著你的善與惡,每個善與惡都會有對應的因果,而一切都由自己承受。
所以,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說無意義的話,懂得適時沉默,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
作家甘北也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高中時期,她一個女同學的爸爸,是銀行的保安。
出於青春期特有的敏感和自卑,這名女同學在被問及父親的職業時,總是會說謊,“爸爸是銀行櫃檯的職員”。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始終沒人拆穿。
一次,大家去吃麻辣燙,她的爸爸穿著保安服迎面走來。
這名女同學羞愧難當,滿臉窘迫地杵在原地。
就在那一刻,有個女孩突然說:“我想去超市,一起吧?”,於是不由分說地拉著她,往另一方向走去。
甘北說:“就這樣,大家默契地保護女孩兒脆弱的自尊心,整整三年。”
這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你看不見的苦。
自以為看透世事,便可指點一二的人,都很殘忍。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共情,用古語講,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真誠無價》一書中說:
“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如果一個人能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毫不猶豫犧牲自己的利益,哪怕犧牲只是一點點,這是心地善良最真誠的表現,是最難能可貴的。”
所以,不言人難,不戳人短,不問人私,才是一生修為所在。
03
沉默,是不必說
信你的人,不爭不辯也不會離去。
《詩經》有云: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我們常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評價,而想著改變,想著扭轉別人的想法。
殊不知,人不是為了別人的評價而活,重要的是修煉好自己的內心。
有一座寺廟香火很旺,裡面住著一位得道高僧,法名無憂。
突然有一天,有一小僧來報,說寺院大殿內的功德錢被人偷了,住持召集大家開會,要找出小偷。
僧人們都趕來大殿,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猜測當時香火錢被偷時,只有無憂禪師一人在大殿,應該是他監守自盜了。
儘管之後大家一直誤解他,隔離他,無憂禪師並沒有做任何解釋。
過了一段時間,寺院住持召集大家開會,說:“功德箱裡的錢並沒有丟,這只是我做的一場考驗。”
無憂禪師從頭至尾都沒有解釋半分,在他“沉冤得雪”之後,僧人們紛紛來道歉,從此更加敬佩他了。
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在面對別人的“挑三揀四”時,你唯獨能做的,就是明智地不活在別人嘴裡,選擇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自在地活著。
慢慢的你就會明白,對於無可爭辯的人和事,沉默,是最好的武器。
所以,在經歷過了太多次不公正的評價後,我們就該慢慢的學著放下了,畢竟,不是所有事都需要解釋,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
沉默,自有屬於它不動聲色的力量,是韜光養晦的低調,更是看清世事後的淡然。
你的適時沉默,是不能說更是不必說,我們必須明白,無論是怎樣的口舌之爭,都無法改變事實,唯有沉默,才是保護自己體面的最好方式。
所以,請管好自己的嘴,用沉默來替代雜音,不動聲色的積蓄力量,從容面對,才能活得格外精彩。
在這複雜的世界裡,願你我都能找到內心的平靜,心素如簡,人淡如菊,不懼歲月更迭,活得自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