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每天都在期待一段孤獨的時光,為此,我愛上了夜晚。因為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和我才得以見面。這是2017年正月初六寫下的文字,時光一逝,已是多年。

孤獨屬於每一個思想者,每一個思想者都屬於孤獨。我們必須將萬緣放下,才可以捕捉靈魂。當我們撥動那根心靈之弦的時候,一定得小心翼翼,倍加珍惜,有可能明天他就去遠行,好久才能回來,或者永不相見,這是靈感的可貴,可遇而不可求。我欽羨那些孤獨的智者,在真理的路上,鬥志昂揚。他們用自己的孤獨擁抱世界,從不會抱怨經冷落的風霜。嘲諷不屬於任何季節,因此沒人記得它的存在,也無需在乎它的存在。李白的詩情,沉醉在酒入愁腸的憤懣之中;蘇軾的才華,淹沒在高處不勝寒的無奈之中。這兩個高大的靈魂,享受過多少孤獨。

優秀的人因孤獨而昇華。一個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一個是乘風歸去而羽化成仙。我與我的碰撞中,激發出了生命的絢麗色彩。作為後之學人,我不斷嘗試著追尋先賢的腳步,體驗不同的生命軌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慎獨精勤的典範。為孤獨者,在於省察內外得失,積累經驗教訓,獨自思考人生,體悟宇宙真理。孔子不是填鴨式的教師,而是指點型的導師。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孤獨是入心的過程,沒有人幫得了你,最後還得靠自己,因此,通往聖殿的路上,最終還是孤獨的。

汪國真先生在他的《孤獨》一文中寫到:意志薄弱的人,為了擺脫孤獨,便去尋找安慰和刺激;意志堅強的人,為了擺脫孤獨,便去追尋充實和超脫。他們的出發點一樣,結局卻有天壤之別,前者因為孤獨而沉淪,後者因為孤獨而昇華。我想大多數的學人都選擇了後者。我們可以看看偉大的哲學家康德,他將一生宅在了柯尼斯堡,卻以《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與《判斷力批判》三大批判的排山倒海之勢建立了一個哲學的新大陸。他孑然一身,八十而終,在其孤獨的海港裡,盧梭是其不滅的燈塔。孤獨,當進入精神的海洋時,我們會欣喜地利用孤獨,到達超脫的彼岸。但那時,我們無需所謂的擺脫了,如果意圖擺脫,那只有一個原因,我們在享受著和炫耀著孤獨的情調。

在你我的精神海洋裡,誰又是你我的燈塔呢?答案,唯有自己才能知道。最後用大解的詩句訴說吧:許多年前,我來過大窪…那時蘆花白茫茫,我看見一個瘦高個,夾雜在人群中,正在快步走著,他就是我,經過數不清的歲月,來到了今天。兩個我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人……我在我的體外,發現了自己的靈魂。

當我和我成為一個人時,我已不再孤獨。

2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文案呀 || 不被重視的喜歡和沒有迴應的愛意都會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