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聊天,說到每天為了上班的早起,是多麼的掙扎啊,非要捱到點才爬的起來,天寒地凍時還要一番心理建設來打動自己,日復一日地迴圈往復。如此職業、如此生計,秉持為了更好的生活與展望的未來,我們匍匐於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有樂趣、有熱血,更多的是平凡度日且抱怨,期盼著退休的那一天,殊不知也是老去的時刻。職業是什麼?養家餬口、價值體現、純粹的消磨時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更多的人從事目前職業是生存的依附以及集體社會的裹足,一個大好青年如果閒賦於家中,又將會受到多少的非議與褒貶啊,不能承受之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實中並沒有多少的狀元;幹一行、怨一行,依然駐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鏡頭一現笑容可掬,鏡頭一離抱怨滿腹。我們像個螺絲釘般旋轉著,不敢懈怠與蠻橫,窺不見那份熱愛之情,心永遠在騷動著,豔羨他人的光鮮之面。嚮往的生活往往跨越不了現實的束縛,但心可以插上翅膀自由翱翔,留於心中的芳草地與期盼,盡情釋放,如果沒有生計的束縛,是否會選擇其他更可愛的職業呢?
如此我會選擇作為農夫的職業,在故鄉的土地上揮灑那份自由與熱情,春種秋收、冬藏夏忙,走過山山水水、人情故事,努力把生活過成意境,而不是敷衍了事,和家人、愛的人一起廝守於此。也正如被多少人羨慕著李子柒詩意般的生活,潛心於工匠般的精湛,刻寫出獨屬的美感。不緊不慢花費一年多的時間還原“文房四寶”在古代的製作過程,也用古法制作過手工醬油,甚至以一人之力在院子裡用木頭和竹子搭了一座茅草棚和鞦韆架,還拜師學習蘭州拉麵手藝,把對生活的熱愛填滿每一天的縫隙中,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桃源夢。這份熱衷與揮灑是嚮往的步調,不需要因此的功成名就,只是喜歡鳥鳴花開的聲音,一點一點壘砌夢中的花園。在門前栽花種樹、在菜園裡長滿瓜果蔬菜、池塘裡養著魚、門後養著雞鴨鵝,小狗在跳小貓在伸懶腰,然後傻傻而笑,洗手做羹湯的忙碌,搖起那一片收穫的喜悅。
沒有生計的束縛,我想我會選擇去流浪,流浪於遠方的鐫刻,背起行囊,走過千山萬水。像三毛一樣勇敢去浪跡天涯,寫下沿途的所見所聞、山山水水般的情話,不需要刻意的故事渲染,只是一份自己的心路軌跡,遇見的人、見過的事,全部收納於心。用腳去丈量、探索這個世界,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獅身人面像的金字塔、土耳其的棉花城堡、紐西蘭的懷託摩螢火蟲洞、南極的企鵝等等,還有刻下三毛故事的撒哈拉,於愛情的傳奇開啟。這一路走來風塵僕僕,路途的遙遠,記錄關乎生命的記憶,不曾遺忘、不曾後怕,所有的美好與見識都刻進骨子裡,與身共長,也是夢裡花落知多少的拈花微笑,詩與遠方的融合。
沒有生計的束縛,我想從事臨終關懷的職業,只要有平臺,我願意去學習所有有關的知識與素養,寒窗苦讀也無所畏懼。並不是高大上的奉獻,而是想要深刻地瞭解生命最後的意義與與人性,成全他人、放過自己,在歲月的長河中讓生命“走”得溫暖些,把生的希望繼續留在人間,逝去的就隨風帶走,一切都順勢而下。或者成為一名入殮師,會害怕、會有陰影,但是能用自己的雙手使逝者在最後的時刻保留那份美麗與莊重,值得驕傲與自豪,並沒有那些臆想而來的可怕陰影。而是活人的閒言碎語往往有時比逝者更為深刻和傷害,其實生計壓力反大的人反而更需要從事如此職業,高薪誘惑下都未可能有勇夫,只是仍然想試試這份膽量與希冀,離死亡氣息的迫近,是否也會帶來生的強烈意願與熱烈呢?
如果沒有生計的壓力,我想成為一個專職的作者,安心看書、專心寫文章和故事,自己做飯、買菜,偶爾去旅遊、每天堅持健身。在自己的每一個言詞中感悟生活的真情實意,在寫下的每一個故事中寄予所有未曾實現過的人生,於是乎在書頁中插上翅膀任意翱翔,不在乎身後的名與利,只是純然的抒寫自己。如果沒有生計的壓力,我願成為一名環衛工人,沒有過多複雜的所思所想,以及職場的爾虞我詐。一個人行走在自己安靜的街道,一週六天班的自然,傾盡地保持每一個路面乾淨與舒適,簡單明瞭地擁有自己的故事,無需被書寫的繁複,穿上最亮的衣服、過著最簡單的生活,甚至一天都沒有溝通的必要。
如果沒有生計的壓力,我願去每一個不曾嘗試過的職業裡探險。我想成為訓獸師,學習與小動物保持良好溝通,成為熟悉的彼此,獵人海列布的神明;我想成為幼師,與一群小朋友為伍,在嘰嘰喳喳、哭泣尿褲子中看到生命最初的原動力,跌跌撞撞的成長中,攙起他們稚嫩的小手,一起奔跑、一起成長;我想成為網紅,畫著美美的妝容,感受直播或者牌短影片的驚喜,OMG,而不懼怕露臉時的羞赧,當然也體驗拍攝時的不易,可能帶來一遍又一遍的NG;我想成為咖啡店的夥計,製作出美味的咖啡,打上各色好看的奶泡,一個響指,立即趕過去“您好,有什麼需要?”,耳聽八方眼觀四方得機靈,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聽到奇奇怪怪的故事,不開心來杯咖啡、開心更要來杯咖啡,於是再也沒有喝了咖啡無法入睡的困擾。
如果沒有生計的壓力,我還有許多許多的職業迫切想要從事,比如:快遞員、保險業務員、賣房子的女人、影視的幕後打雜、廚師、收納師、家政等等。也許是厭倦了現在的狀況,找不到工作的樂趣,才會滋生出種種的奇思妙想,只是捫心自問,有很多的工作並不需要考慮生計的壓力就可以轉行,只是缺乏勇氣,習慣熟悉的環境和生活,按部就班地原地踏步,畢竟重新洗牌需要勇氣和魄力,還要去適應新的人與事,累哉。可是生命匆匆易逝去,如果不去嘗試又有些可惜,悸動的心又按耐不住,人生啊,生活只是在別處,是他人而過,自己又何嘗不是成為了別人的風景線和羨慕的樣子呢?沒有一種生活是理想的,要安定和促成的只是自己的心態,為了生計的職業,也許正是自己的硃砂痣,只是不懂得了珍惜。
沒有如果的輪轉,只有現實的繼續,仍然要為了生計奔波、苟且偷生,只是心境的起起伏伏才是調和的必然,一生所從事的職業,有喜歡、有厭倦,無可厚非,漫長的歲月,終會有不一樣的情緒與節奏!唯願我們都能將愛好發展成職業、慢慢把職業做成了愛好,相輔相成、一鳴驚人,終將不再為了生計而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