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該怎樣度過?
這個哲學問題,每個人都思考過很多很多次。
是在小城市安居樂業還是去大城市站穩紮根?是留在熟悉安逸的原單位還是來一個大轉行?是維繫原有的不舒服的人際關係還是及時止損往前走?是自己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積極學習修正還是因為得到包容繼續我行我素?
思考會讓人感到痛苦,所以大多數人不自覺形成了用忙碌逃避思考,用維持現狀來逃避自我更新。
我們的大腦會幫助我們“欺騙”自己,讓我們獲得“自洽”。
比如:
責任。我是獨生子女,我還有父母要照顧,我離開家鄉了,我父母怎麼辦?
不敢。改變是有風險的。年紀也不小了,萬一我失去了現在的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怎麼辦?
迷茫。我不知道我該做些什麼,能幹什麼,結果又會怎樣?
但往往呢,那個口口聲聲要在父母身邊照顧父母的人,事實上是父母照顧他更多。
如果問他”假如你現在知道了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找到了一個人生新出口,你願意走出現在的環境嗎?”
答案大多是“願意!”
通常,找個藉口的好處是“我可以心安理得不改變”。為了父母,為了孩子,為了……都是為了愛和責任,而不是為了自己。
但其實,人還是要好誠實地面對自己啊,每個人首先要負責的就是自己。
圖片
“改變”,是一件嶄新而讓人活著帶勁的事。
改變的步驟,用我自己覺得很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就是兩個:
一,走出來,去尋找;
二,找到路,走進去;
第一個步驟非常困難。這意味著我們要從自己的“舒適圈”裡走出來。“舒適圈”雖然未必意味著“舒適”,但一定充滿了熟悉感。離開熟悉感,即將要面對的是陌生感甚至是喪失感;
第二個步驟的代價非常大。它充滿了未知,不確定,不可能he 未得到;
改變,就是一個失去“確定”,得到的卻是“不確定”的過程。
很多想改變的人,都會給自己找好安慰方案:先把路確定周全了,再走;先想好喜歡幹什麼,再轉行;先等條件具備了,再創業;先悄悄談個更好的物件,再結束現在的關係……
之所以說是“安慰方案”,因為它們滿足了人對安全感的需求。但仔細看看,這些完全是“機會主義”。機率上來說,是可能實現的。但從操作層面來說,難度很大,最可惜的是在日復一日的迂迴和蹉跎中,浪費了大量時間和機會。因為每時每刻,時代和機遇都在變化。一直處在“思考”和“尋找機會”中,如果行動是停滯的,那麼自身現在的資源,環境,狀態,視野,都不足以支撐自己有新的發展。
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光是讀書,思考,固然可以增加一些知識和技能,但不會產生太多推動自己改變的動力,不不會產生質的改變。只有在自己想去的那個環境中浸泡,才會靠近自己想走的路。
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在另一個環境裡,會呼吸到不同的空氣,會接收到很多資訊,想法會收到各種衝擊。會挫敗、更加迷茫、更加痛苦,但同時,也學會吸收、思考、整合、發現和探究。
混亂是改變的必經之路,混亂是改變的一部分。
這就是環境對一個人的意義。它會打破舊有的認知、習慣,迫使我們每個人重新踏實思考。
所謂“迷茫”,其實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小恐懼”裡。幻想著先有新方向,才有新行為。
實際上順序反了。新方向的形成,絕不是思考出來的。走出舊模式,走入新環境。只有無數新體驗的衝擊才會給人啟發,讓人重新整合,繼而形成新的思路。這些都無法透過單純’思考“來完成。
因此,改變的經歷是:走出舊模式—感到恐懼或其它不舒服—不斷接受新刺激—混亂—整合—形成新的現狀。
低效或者無效改變之路是:恐懼—一定要找到新的現狀—再走出舊的。
找來找去沒找到”新的現狀“,於是,產生大量的放棄,回到舊模式。
圖片
生命只有一次。但人生可以不止一次。
新的一年,無論是我們要改掉自己某個性格、在各種關係中學會換一種表達方式和相處模式來最佳化關係、還是家裡的傢俱居佈置需要變化改動、自己想嘗試一個新自我等等,都可以勇敢先走出我們熟悉的舊模式,去接觸和我們新目標有關的新資訊、去感受新刺激的衝擊、去認識不同的人,給自己開啟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可能如願以償,也可能行動起來後有了新目標,當然也可能失敗。
不過,生活那麼遼闊,我們值得想一想,做一做新的事情,看看不一樣的自己。而不是心繫著遠方,人一直在這裡等。
把行動放在當下,就在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