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的傳統儒家士大夫思想,講究的是淡然平靜的心態。不以己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意思是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得與失,苦與樂,沉與浮,升與降,勝與敗等等。誰能不受這些外物的束縛,看得開、看得透,誰就能活得灑脫;誰糾結於一時的得失與苦樂,誰就會難以活得快樂。兩者之間的差別,關鍵在於能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是一種“無我” 的大境界。只有敢於跳出自己的圈子,跳出物質的圈子,掙脫物慾的繩索,擺脫名利誘惑的人,才能做一個超然物外之人。何為“無我境界” 呢? 其意思很簡單,那就是這個世界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自然界的,誰也無法擁有一世,誰也無法一輩子佔為己有。今天有人得到了,明天他們還會失去,今天你失去了,有朝一日你還會得到。有了這樣的心境,人生何處沒有快樂?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是一種高明的取捨智慧。不該要的東西,你不能要;得不到的東西,你不必為之痛苦。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不要去計較,不要去看重,不要去追求,不要去在乎。就像塞翁失馬一樣,得到不一定是福氣,失去不一定是痛苦。如果你有這種取捨心的誘惑,不管遭遇怎樣的險境,都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不喜,不悲,不恨,不惱,不慌,不亂,不隨意流露內心的情緒, 不輕易被外物左右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子裡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人間歡樂。

很多事情,當你事後轉過頭去想一想,發現當初的視角真的太錯誤了。如今, 當你轉換一個視角,用淡泊之心看待問題時,突然發現快樂是那麼單純,成功是那麼簡單。當你不與別人爭鬥,不與別人比較, 淡定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時, 你往往會看到更雋永的風景。

3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父母看著我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