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情緒不知不覺的成了我們生活的“殺手”,控制著我們的生活,因為它的存在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影響著我們工作效率,甚至會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在生活中知道它存在著問題,卻源源不斷的供給情緒力量,餵養它,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過分認同自己的思維

在日常生活中,遇見一些狀況的時候,我們過分的認同自己的思維,不去看事情的本質,而是“我執”的認同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事情的真相。

事實上很多事情的真相就是沒有絕對的好壞能夠讓你失去或者得到什麼,我們卻因為自己對自己思維過分的認同,產生了執念,正是在份執念中悄無聲息的就升起了情緒,可能是委屈,可能是憤怒,也有可能是愧疚,這一切情緒的本質是自己面對狀況時脫離了當下,是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對未來的期望產生了投射,是將自己大腦中的幻象當成了問題的“真相”。

因為真實的安住在當下時,你一定是全然的保持警覺與冷靜,你只是在享受或者全然深入在這一刻,並不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因為你的如是的經驗著。

承認自己是“痛苦、弱小”之身

上面說到了我們過分的認同自己思維,是一種錯誤的模式,那麼往更深的去探究,當我們認同我們是弱小的,我們是痛苦的時候,此時的情緒會被這種“聚焦力量”所餵養,我們都知道覺察在哪,專注力在哪裡,哪裡的力量就會加強。

當我們持續的為情緒供給養料時候,這份痛苦也好,憎恨也好,都會被壯大,以至於你讓情緒所控制,而喪失了對當下自我身心的覺察,成為情緒的奴隸。

如果我們始終無法從“受害者”模式中解脫出來,無法從各種幻象中清醒過來,我們就會被過往的思維模式反覆折磨,各種不順反覆出現,情緒起伏不斷,這就是“業力”的作用,人們很難從過往的業中解脫,但並不代表無法解脫。

只有當我們能夠時刻帶著覺知,時刻與當下保持連結,全然的體會生命,而不是用大腦去創造,保持一種“臨在狀態”就可以逐漸擺脫“業”,以及擺脫情緒的控制,不給那些悲傷與痛苦養料,它們就會枯萎與消散。

為自己的“小我”尋找身份

果說認同思維以及受害者模式已經是在餵養情緒成長,那麼當我們在情緒中尋找對自己價值以及身份的認同那更是壯大了情緒的力量。

當我們處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我們會透過情緒升起的那一刻看到曾經的自己,或者當下好像並不符合自己心意時候,我們看到了幻象中未來的自己,我們好像總是在這種情緒的起伏中來尋找,確認自己的“存在與身份”。情緒似乎賦予了更真實的我們,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對情緒抓握的越緊,其實越喪失了真實自我的力量。我們被它所控制就不足為怪了,因為我們的無意識,我們把當下的自己完全託付給了情緒。

正是這些無意識的狀態讓我們失去力量。認同不真實的思維,不斷供給情緒養料,以及逃避當下,並且試圖讓過去的記憶,未來的憧憬對自己負責,這一切都是想在情緒的起伏中尋找自己生命的痕跡,看似真實,其實都是脫離了當下,因為當下從來不會創造痛苦,更不會有強烈的情緒。當下永遠是全然的,開放式的,是圓滿更是自足的。

你餵養了你的情緒,也只有你可以帶你走出情緒。你才是真實的,迴歸自己,迴歸當下,與你在一起,就沒有了痛苦。​​​

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善待過去 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