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其實,成長中的我們,並沒有表面看上去地那般寬容。

後來的我們,只是越來越沉溺於,一場“心口不一”的戲碼。

因為,即使隨著經歷的增多,道理懂得越多,曾經那些鬱結於心的人事,能讓自己從理性層面表示理解,給予寬容。但終究,理解和寬容這兩個詞,並不代表真心地喜歡。

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與自己觀念差異的人事,我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表情突兀地表示拒絕,冷漠或反對。

我們越來越能理解他人的立場和難處,懂得每個人的私心,也能洞悉時間在每個人身上,刻下的不同的印記。

這樣的“寬容”,也越來越成為了我們後來,摘不掉的假面。

我們依賴著它工作,依賴著它與人建立關係,也依賴它與親人修復裂痕,與老友相聚,與愛人相依。

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越來越習慣地,將其圈禁在靜默的角落。只在某個失眠的夜裡,自己悄然地開啟看看。

就像與老友相聚,明明彼此因為不同的環境,互相間很多時候的聊天,對方發表的很多看法,都能讓自己感受到明顯地提不起勁兒,或者完全地不認同。

但因為珍惜這份情誼,理解對方的生活環境,便對於對方這一系列,與自己內心其實“格格不入”的言行,總能夠賦予最大的理解和寬容。

同樣的情景,也發生在工作,家人和平日裡的生活之中。而這,便是在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中,藏得最深的“定律”。

即,表面寬容,內心挑剔。

對於很多人,很多事,我們中的多數人,可以依據受教育的程度,閱歷,或者自身越來越被喚醒的理性,給予表面的寬容。

可實際上,沒有人能完全忽視自己內心的聲音。

那些十分珍惜,精心維繫的感情,譬如友情,即使仍圍繞在身邊,互相鼓勵,卻可能並不能再次,真正地走進我們的心裡。

那些我們給予理解和原諒,在後來的相處中用心維護的感情,譬如親情,就算彼此關心,相互牽掛。那份暖意,卻仍然解不了多年來的寒涼。

因為,有些感受已經入骨,並且完成了一顆心最初的搭建。

後來的我們,儘量理解和寬容著所有人事,卻也在這之間,變得越來越挑剔。

這種挑剔,大多是隱秘的,很少為人知的。

縱然是身邊看似親近的人,要達到我們的挑剔標準,與我們完全無距離地,心貼心地相處,也都有很大的難度。

因為成長,在讓我們懂得寬容的同時,也讓穿梭其間的我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所想所需。曾經那些模糊的影子,在自己的心中慢慢拓印出了,一個個清晰的輪廓。

因此,有些人朋友看似很多,在真正需要交心時,卻發現自己無人可交。有些人表面看似開朗熱情,在安靜的私下裡,卻常常會覺得孤單難捱。

可如果,這就是成年人真實的世界,對於那些一路嚮往,拼命長大的人來說,豈不顯得有些自討苦吃的滑稽?

將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隱藏在“寬容”的假面之後,日漸逼近的窒息,遲早會讓自己臉色蒼白地,不成人樣。

其實,少寬容一些,少理解一些又能怎樣?收回一些給別人的柔軟,拿來墊在自己心中某處尖銳的地方,以免自我挫傷,又有何妨。

更何況,挑剔也沒什麼不好。只要讓自己的能力,跟上它的節奏;讓身邊來往的人,各自知曉互相相處的原則。

這樣更簡單有效地人情來往,會讓人少去許多負累,也會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加輕鬆純粹。

人生,沒必要將寬容,當作外衣穿在挑剔的身上,將其掩蓋隱藏。因為露出一些挑剔,或許會讓有些情感,更容易直達心房。

-END-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18篇):孤獨至死,至死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