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炊煙升起的村莊,
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咬一口那溫潤的煎餅,就想起了俺的娘。
烙煎餅的頭天晚上,
娘先把我們哄上床。
院子裡就響起那熟悉的推磨聲響,
伴我們悄然進入夢鄉……
多少回啊!
被驚醒的我透過糊紙的破窗,
看到娘推磨揹著月光。
冰冷的磨石上,
早落了一層晶瑩的寒霜……
天不亮,
娘就開始燒火烙煎餅了。
那時候啊,
燒的是枯葉麥茬和爛稻秧,
濃煙瀰漫在低矮的茅屋裡。
在煙熏火燎中,
您任憑汗水肆意的流淌……
默默地從鏊子上,揭下那煎餅,
一張又一張……
天亮醒來穿衣裳,
娘早從生產隊收工回來了,
燒好了一大鍋紅薯玉米湯。
那時的煎餅,
粗糙又硬邦。
但圍在您的身旁,
我們吃得那麼甜那麼香。
有人說,
有煙火的地方,
才有溫暖的村莊,
有娘才會有家的模樣。
在那個苦難的年代,
是孃的勤勞,
讓冰冷的日子熱氣騰騰;
是孃的煎餅,
讓貧飢的歲月充滿笑語和希望!
去外鄉上學了,
每天早上天剛矇矇亮,
娘仔細為我包好一包煎餅。
把暖壺裡的熱水,
衝在有點醬醋的碗裡做成鹽茶湯。
娘就站在那裡,
看我吃一口煎餅
喝一口湯,
等我吃飽了
背上書包,目送我出門
才把心兒放。
年少的我有時竟忘了回頭望一望!
但揹著溫暖的煎餅,
覺得娘就在我的身旁!
許多年後娘對我說,
那時看我自己一個人走遠,
她的心像被揪掉了一樣……
第一次,
剛到新學校,
聽到有同學突然放聲大哭。
他告訴老師,他想娘。
俺也想娘!
看著窗戶上掛的
那一大包煎餅,
我的眼淚,
也不由得滑落臉龐。
日子像河水一樣流淌。
吃著娘烙的煎餅,
帶著她的期望,
我們一天天成長。
有的讀書去了遙遠的地方,
有的翻山越嶺去戍守邊疆,
有的去外地經商客居他鄉,
但無論在天涯,在海角。
總會有煎餅寄到我們手上。
因為我們在什麼地方,
孃的牽掛就到什麼地方。
她擔心自己的孩子,
沒有煎餅可能吃不飽,
也睡不香……
故鄉的煎餅啊!
有泥土的芳香,
也有遊子回味的憂傷,
更有母愛山高水長的念想。
蘇北的兒女啊!
無論你身在何方,
無論你人生是否輝煌,
咬一口那溫潤的煎餅,
你一定要想起俺們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