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吃飯時,高三的女兒突然正色莊容丟擲一問:“媽媽,你有那種真正的穩定的確定的永恆不變的朋友嗎?”

我重述她了的問句,細數朋友前面足有四個字首形容詞。

“真正的、穩定的、確定的、永恆不變的”,每一個詞都重如泰山堅如磐石。

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隨口之問。青春期的孩子友誼真摯熱烈,如愛戀中的男女,女孩之間為友情能傾盡全部情感,可也瞬息萬變。

前一秒親密無間如膠似漆,後一分就可能形同陌路更或勢不兩立。看似牢不可破的關係實則一觸即潰。這緣於她們思想中不成熟、不包容且主觀、感性又自我的青春特質。

如此看來,女兒對“朋友”產生困惑,定是與朋友間發生了什麼。很多在成人眼裡的芝麻小事在青春世界裡卻是驚天大事。

若不能有效處理,一件小事可能無限疊加放大,困撓這一個個年輕的真誠的心,對朋友乃至友誼心存懷疑,甚至日後怯於觸碰。

與朋友智慧相處,是人生必經的成長之路,成長必伴隨苦惱。

先不說這沉甸到不可思議的四個形容詞,僅是“朋友”,已讓我感觸頗深,百感交集。

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朋友這個詞曾經有多狹窄,現在這個詞就有多寬泛。曾經有多厚重,現在就有多薄弱。

曾經在我們的青春時代,身邊僅有一兩個關係可稱之為朋友的人,現在的我們周圍卻有一大堆稱之為朋友的熟悉的陌生人。

曾經的朋友,從相識、陌生到熟悉,再以時間、事件、或生活、工作點滴、共同的經歷才能至這段友誼至真至純,這必是確定的穩定的朋友。

友情如同愛情也有吸引力法則。初識時互生好感、相互吸引、慢慢熟悉瞭解、在你來我往中,熟知了你家七大姑我家八大姨,朋友間知根知底,情感逐漸升溫遞近。

逢年過節串門小聚,隨時隨地蹭飯留宿,總之朋友已然相互滲透到對方日常的方方面面。

如今的朋友,卻因種種原因在這個時代被重新定義。

有過一面之緣、工作原因認識、客戶關係、或朋友的朋友、友人或應酬飯聚上同桌過、見過幾面的熟面孔……總之,但凡並非初次見面就能統稱為朋友。

所謂“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當今時代這樣寬泛的主流意義的朋友,似乎缺了點意味少了點感覺,而非我心裡深種了久遠意義上的“朋友”。

我曾在一個人的旅途收穫友誼,持續至今十年有餘。每次去到對方的城市,我們總會聯絡小聚,也會再相約去探索遠方未知的世界。

我也曾在旅途中遇到相談甚歡、相見恨晚、心心相惜的朋友。也許是兩人都羞澀的緣故,幾天下來,我們結伴而行,卻始終沒有留下對方的聯絡方式。

這樣的緣分說來就來,這樣的友情說散就散,這樣的友誼是確定的,卻猶如曇花一現是有期限的而非永恆的。

人生來來往往,緣來則聚,緣去則散。有漸行漸近,也有漸行漸遠。

和所有的關係一樣,友情也是需要互動。除了沒有情人間親暱的兩性關係,甚至和愛人情人的關係差別不大,並無二致。

我全心全意必是你掏心掏肺,我漫不經心必是你毫不在意。

如果只有一方無保留的付出,一方無止境的索取,這樣的友情也會因此失衡不能長久。

就如同兩性關係中的情感一樣,一個人的獨角戲索然無趣進而教人如何唱得下去。

去年我請幾個關係甚好的前同事在家而非如以往般在外相聚。聽聞是到家吃飯,一同事即說“姐這請客的規格很高啊。”

可見,以前請朋友在家吃飯這麼簡單的事,在現時現實社會已經變得奢侈不易。

興致到了,約三五朋友來家裡吃飯,閒話家常,喝茶聊人生確是衡量朋友的一個標誌。

在如今快節奏的忙忙碌碌中,你在路上奔波,我在廚房忙碌。花兩小時買菜,兩小時做飯,飯後一小時收拾這絕對稱得上謂之的朋友。

不僅是守望相助兩肋插刀,更能為朋友洗手做湯羹。這樣的一飯一茶遠比在外約飯更能融合、更加溫馨、更具意義。

相互串門,在廚房默契配合,各自秀出自己手藝和廚藝,再舉杯邀明月,嘆千金雖不易得但知己更難求,慶幸相識的因緣,相知的和合,這顯然比一人獨自在廚房忙碌更加融入、更為親近、更有如親人般的體貼隨意。

平常不太聯絡,各自忙碌,不常見面卻相互掛念,而你需要我就在。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表情一個簡訊裡的符號,即知對方心中所問所想,這必是真正的確定的朋友。我常為有這樣的朋友心生感激心懷感恩。

年輕時看重友情,年歲越長時更重親情。

恍然如夢已是知天命,身邊的朋友都是經過長年歲月的沉澱磨礪,已如親人般不可或缺,也於人生旅途上不離不棄始終相伴。

老友如老酒,醇香綿長、醇厚悠久。

既能有情有義,又能掏心掏肺。你曾經痛過我的痛,我曾經笑過你的笑。情感上能共鳴、思想上能碰撞、精神上能同頻共振。能相互包容理解,更能和而不同,這才是我所理解的、我所定義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穩固的朋友、確定的朋友、我們可能都擁有過或正在擁有著。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是否有永恆不變的朋友,我抱以樂觀卻也隨緣。

但我以為“朋友”,不需前面冠以如此多的這樣那樣之名。

朋友一一就是那個有心照不宣的默契,每當想起對方時,如寒流中一陣溫暖,如黑暗中的一抹柔光,如絕望中的一絲希望,溫和柔情卻並不炙熱不耀眼不刺激。

時間在前行,時代在進步,也許我們的思想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

但“朋友”這個身份,對我而言,舊時的觀念賦予了更穩固的美好。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無處藏身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