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親朋好友相互間的美好祝願:諸如節日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等等。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倘若深究起來,節日裡是否能夠過得快樂,取決於你的心境;而是否真的能夠“萬事如意”,有句話說的很明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不會糾結於如意與否了;而對於“心想事成”呢?人,真的能夠“心想”就能“事成”嗎?
恭喜發財
心想事成,是一個成語,它是人們為祝對方做事順利而廣為流傳的一個祝福語。意思是指“心裡想到的,都能成功”。 “心想”之“想”,是一個很大的抽象概念,如要系統論述,恐怕要涵蓋心理學、生物學等諸多社會學科,本文且就其中的冰山一角加以探究,以求管中窺豹,若要得其全貌,就需要不斷的學習鑽研了。
思考,是一種“想”,將思維專注於一個領域,在某個問題上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在後來的某一天的某一刻,縈繞在頭腦裡的這個問題或許就會以我們意料不到的方式迎刃而解,貌似偶然,實則必然。化學界一直流傳著一個很有名的“心想事成”的故事,那就是苯分子的結構式的誕生。苯在1825年就被發現了,此後幾十年間,人們一直不知道它的結構。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在苦思苯分子結構而不得的情況下,坐在壁爐前打了個盹,做了一個夢,夢中的原子和分子們開始跳舞,一條碳原子鏈像蛇一樣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轉。猛然驚醒之後凱庫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個環,就是現在充滿了我們的有機化學教科書的那個六角形的圈圈。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冥想,是“心想”中的另一種“想”,冥想可以具象我們內心實現目標的方式和途徑,也同樣可以有利於“覆盤”我們經歷一件事的始末,通觀全貌,有助於我們梳理一件事情的得失,從而“吃一塹,長一智”,增添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經驗閱歷。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心理學認為:潛意識決定意識,而意識又可以改變潛意識。潛意識決定意識,是因為我們的過往經歷形成的經驗,已經形成了一種類似於“軟體程式”的固定“思維模式”。當觸發事件發生時,潛意識的執行機制就會迅速自動處理,俗稱“下意識”的行為。說到思維模式,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固定思維模式對自己的影響,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經常會慨嘆:如果時光倒流回二十年前,在那個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候,不做出某種決定或者選擇,或許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了。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彼時彼刻,以當時你的認知水平和經驗閱歷,做出當時的那種選擇是必然的。除非你真的能夠“穿越時空”,在那個做出選擇的重要時刻強行改變,但瞭解“蝴蝶效應”的人一定會知道,那樣你就能夠保證就一定會改變今天的某件事的結果嗎?
不僅是想成的事兒能夠辦成,想要得到的東西也同樣能夠得到,換一種更明確的說法,就是吸引力法則。
美國作家朗達·拜恩所著的《The Secret》(中文名“秘密”)一書,該書只闡述了一個成功的法則:吸引力法則,該書作者認為:人類所有的思維活動,都會產生某種特定的頻率(腦電波),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的人事物上,它會吸引同樣的頻率,引發共振,從而將我們思維活動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們的面前。因此,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摒棄一切負面的思維活動,每天只想著正面的、我們所期待的事物,這樣最終我們才能走向成功。
“心想”的念力很大,可以實現的很多,區區一篇短文是無法盡述其中之要的。而且心想事成,前提必須是建立在已知現有知識體系所可以實現或者認可接受的維度內,且為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及法律規範所允許,否則極有可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曇花一現”。
我們不能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提上天,但我們可以藉助各種飛行器在天空翱翔;我們不能讓水往高處流,但我們可以用機器將水抽向高處。這種幾代人的念想讓我們可以藉助現有成熟的科學技術“上九霄攬月,下五洋捉鱉”。之所以有時候我們想不到,或者不敢想,是侷限於我們自己當前現有的知識水平體系及認知高度,歸根結底就是源於“恐懼”或者“自我設限”。有時候我們自己都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量。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中記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這說明在性命攸關的時刻,將軍的唯一的強烈信念就是射虎自救,但當危機過後,即使有射箭入石的“超凡之力”以及曾經的“中石沒鏃”的事實,一旦陷入了“箭難入石”的普通認知常識,構成了認知阻礙,就恐怕再不能復現當初的“精彩瞬間”了。
也許,我們不需要如釋迦牟尼那樣靜坐菩提樹下七天七夜,頓悟成佛;也不需要如達摩祖師一樣9年面壁,大徹大悟。我們只需要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因為在不懈努力的前提下——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