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1

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過那個被栓在木樁上的大象的故事。

一個幾噸重的大象,被拴在一個小小的木樁上,不難想象,僅憑大象自身的體重就能把繩子掙斷,把木樁拔走,而龐然大物的大象卻乖乖的被繩子拴著。

同樣的,在Tai國,大象被人牽著每天表演各種節目,只為每天填飽肚子。

有人說,是因為大象從小被拴住,形成了習慣,長大後,即使有能力逃脫,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逃脫,所以就一直被拴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真正牽制著大象的,並不是木樁上的繩子,而是它內心的枷鎖。

2

文章中舉了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景,孩子已經長大,在外面也是能獨當一面的,可以處理生活、工作中的各種難題,而唯獨是在面對父母的時候,總感覺那麼無力、無奈,在父母面前總想逃避。

尤其是不論父母,還是孩子,在外人面前都是表現的彬彬有禮,怎麼回到家後就各種的原形畢露?心理學家經常把這說成是原生家庭的痛。

從小,遇到父母的狂風暴雨,我們選擇退縮,長大了,遇到父母的狂風暴雨,我們同樣會選擇退縮,尤其是遇到父母吵架的時候,我們幾乎不知道要怎樣處理,一邊是親愛的媽媽,一邊是你離不開的父親。

就像是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在打架一樣。

曾經有段時間,我很羨慕家人和睦相處的家庭,哪怕是生活比較貧寒。

3

文章中分析了在與父母的關係糾纏中,經常因為和父母爭吵、分辨造成自己非常痛苦,卻不知道怎樣處理。好像時間、情景都定格在五、六歲、十幾歲的年齡,你還是那麼弱小,父母還是那麼強大有力。究其原因,在和父母的關係中,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深層次上,還源於我們意識裡對關係的期待。

這份期待包含著我們內心一直渴望、但從未真正得到的東西,是長久以來沒有被肯定、看到的一種東西,我們一直期待著。

而這份期待,從父母那方面來講,有可能不瞭解你的期待,也有可能沒有能力理解你的這份期待。

既然是一個永遠無解的結,為什麼自己不放棄期待,把我們的期望、期待、寄託從父母和孩子的親情關係中分離出來?

曾經的你沒得選,但現在,你可以選。

4

意識到自己有選擇,是改變的開始。

是我們“不願意”還是“做不到”?

改變,是給自己內心的一個交代。

今天,我才想到,原來我們是可以改變這種關係的。

放下自己的期待,從退縮中解脫出來,原諒過去的傷痛,讓新的傷害無處著力。

借文章的一句話結尾:

一個成年人與父母最清爽的關係狀態,無非就是放下對彼此的期待,坦然地做自己。

你有你的選擇,我有我的人生。

為人父母,同勉。

#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努力吧,做自己的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