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們都有兩種活法,一種是活在怕中, 一種是活在愛中 。

尼爾·唐納德·沃爾什在《 與神對話 》中說道:

我們人的行為無非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活在怕中,另一種是活在愛中 。

怕,是收縮 、封閉 、隱藏、獨吞、恐懼、傷害的能量 。

愛,是擴張、 開放 、贈送 、停留 、敞開 、分享 、治療的力量 。

怕,包裹起我們的身體 。

愛,讓我們真實的面對 。

怕,黏住和抓取我們擁有的一切 。

愛,分享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

怕,糾纏 。愛, 鬆手 。

怕,激怒。愛,撫慰 。

怕,攻擊。愛,改變 。

怕,懷疑。愛,信任 。

兩種活法,你是願意生活在恐懼中,還是生活在愛中。

有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上補習班,當時正值夏天,酷熱難耐,孩子鬧情緒,不願意去補課。

正好經過一個建築工地,建築工人正在烈日下幹活。

媽媽不好氣的說:“不好好補課你以後就跟他們一樣,大熱天就在太陽下面幹活……”

媽媽帶著恐懼、擔心、焦慮的情緒跟孩子相處,對話永遠是這樣。

她不知道這樣的嘮叨、不安、焦慮就像一種詛咒,讓孩子也活在恐懼中,無法做真實的自己。

怕,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我們置身於懷疑之中 。

怎樣在生活中察覺你是否進入到怕的模式當中 ,當我們處在怕中我們有這四種防禦姿態,回想一下你自己有沒有進入這種狀態!

討好

我的一個朋友,因為工作的原因無法陪伴她的孩子 。這也是我們現代人的常態。

抱起孩子,沒法工作賺錢。放下孩子,沒法陪伴守護。

她覺得對自己的孩子有愧疚感 ,於是她就用物質來討好她的孩子 。

孩子要什麼給什麼 ,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孩子無論有什麼樣的要求, 她都儘量滿足他 。

百般討好,直到後來孩子大了。孩子變得非常冷漠,不做家務,不收拾房間。也不心疼父母的付出,他覺得這是你們欠我的!

因為怕孩子生她的氣 ,所以她放棄了自己真實的想法。 迎合孩子 ,直到後來失去了真我 。

指責

有一天晚上,因為洗澡的事情,公公婆婆吵架了。

婆婆大聲指責公公:

“做事總是這樣,馬馬虎虎,什麼都幹不好,洗個碗還要讓我從新洗一次,讓你洗碗你就洗個碗,鍋也不洗,檯面也不清理。

每次出去吃飯,必定要喝酒。跟你使眼色,你連看都不看我一眼,跟你講了多少次了,不要喝那麼酒,咋不喝死你!……

一味地指責,不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只會讓對方也感到厭煩。

指責,是在向外擴張,一個手指著對方,恨不得把對方的額頭戳穿。

不讓人知道自己內心的想法,一味的抱怨指責,只會讓對方不但不想改正。還想跟你對著幹。

超理智的方式

超理智的方式是一種防禦模式 ,兩隻手抱在胸前,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看起來生活的很通透,他們會跟你講很多道理,他們從不談論自己真實的情感。

他們覺得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是不妥當的,是脆弱的表現。他們怕暴露自己的脆弱。總是用一種特別理智的方式來指導你,應該怎麼辦。

回想我自己,其實也是這樣的一種防禦模式,懂得很多道理,朋友們也經常會跟我說起自己的感情經歷,我也會幫她們分析和出主意,但是我很少去說自己的感情上的矛盾。

其實也是一種怕的表現,怕別人的不信任。

打岔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很會打岔。

比如我也是一個打岔高手,每次跟家人聊天,聊到一個我不喜歡的或者讓我不舒服的話題。我就立馬岔開這個話題。

有一次吃飯,婆婆跟她女兒吵架了。一邊哭一邊訴說自己如何辛苦。

我吃著飯忽然來了一句:我今年灌得這個香腸還挺好吃的,你們嚐嚐。

因為她每次都這樣,每次說話內容都大致相同,一件事情反覆的說,而且喜歡翻舊賬。

有人說,總是喜歡翻舊賬的人是因為,她的內心對那件事並沒有翻篇。

每次吵架都拿出來翻舊賬,是因為那個事在她心裡其實並沒有解決,我們只是人為的把她忽略過去了。

這說明我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有改進的空間。

如何活在愛中

電影《奇蹟男孩》講述的就是一個外貌醜陋的男孩,克服恐懼,戰勝自我最終活在愛中的例子。

男孩兒因為出生的時候得了一種怪病 ,做了二十多次手術 。臉上因為手術留下很多疤痕 。很多小孩子看到他都會嚇哭。他每次出門都戴著頭盔 。

他第一天去上學,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他回到家他一言不發,默默忍受。

家人發現他的異常,明白他在學校肯定受到歧視,同樣感到難過。

如果進入到四種防禦模式中會如何呢?

討好,家人因為沒有能力保護他而愧疚,會討好他帶他買玩具,買零食,玩遊戲。

指責,媽媽指責那些孩子太壞了,一點都不知道顧及別人的感受,老師也不知道管管,那些孩子沒有家教,沒有愛心……

超理智的方式,媽媽用種很理智的態度跟孩子說,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我們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習慣就好了。

轉移話題,媽媽會轉移話題,你看你在別的方面表現很好啊!你畫畫很棒,你寫字很好看……

但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本質的方式,這是一種逃避的做法。問題還在那裡並沒有得到解決。

影片中媽媽沒有逃避,她選擇讓兒子活在愛中,接受真實的自我。

媽媽對他說:

我們的人生有兩張地圖。一張地圖刻在我們的臉上, 他告訴我們,我們都經歷了什麼, 它絕不醜陋。還有一張地圖是我們的心靈地圖 ,他告訴我們要往哪裡去 。

媽媽的愛,讓他勇敢做真實的自己,接納真實的自己。

這部影片,其實帶著一種隱喻,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弱點,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用完美的心態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都怕,怕別人發現我們的缺點,怕我們的弱點暴露在大眾面前。當我們怕的時候 ,我們沒有辦法做真實的自己 。

選擇另外一種活法 ,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大膽的活出自我。

相信自己,當你相信什麼,什麼就會發生!

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來了,珍惜,走時,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