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導言:

保持著一種共融而又智慧的【相對獨立性】【relative independence】,是人生的自由,也是一種思想的自由。

如果一個人能安然適應“一個人待著”的絕好時機,並且從獨處之中修學到智慧的程度,那這個人的【成長空間】【growing space】與【發展空間】【development space】就非常非常的大。

日常社會生活之中,任何一種和諧的【共處成果】【coexisting achievement】,理論上都建立在“安然獨處”而又能照顧“他人所需”的【平衡水準】【balance ability】之上。

精確地鎖定了健康而活、多元相容而活的【生態目標】【ecological target】,我們的人生道路也會越走越寬、越走越亮。

成熟而實用的智慧,一般都是伴隨著安靜和獨處的【經驗值】【experience】而展開的。

換句話說,一個人要真的能有所進步與超越,他必然要適應安靜,乃至於懂得遠離煩惱與爭端。

而智慧的海洋裡,獨處是個切入點。

【獨處】【stay alone】的最大好處是:

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關照自己的【內心】【mind】和他人的【需要】【need】。

另一方面,獨處還可以讓時空的消耗軌跡變慢。

“慢下來”,對於我們的身心始終都有超乎想象的修復效果。

成熟的人更希望有更多時間獨處。

許多事情的醒悟,最需要的氛圍就是不再多話、不再衝動而有所節制。

【1】

很小的孩子,才會執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那種“執意”,源於一個人雖然生活在社會上,但是尚未將“他人的存在”放在眼裡。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無端地哭泣,聲音之大幾乎讓即將入睡的鄰居們恨不得自己以後都不要有小孩。

我是當了父親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並深深的為自己幼時的無知與愚蠢而抱歉。

長大了,我們又看不慣我們不喜歡的人和事,執意認為很多事情自己都很委屈,—— 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我們要麼喜歡爭論。

我們要麼喜歡去破壞他人。

或者,要麼就在暗地裡評價一個人的“諸多不是”。

而我們自己,其實全然不明白為什麼會是那個樣子的呢?

我們為什麼自己不去研究一下“不如意”的“抱怨”產生的真實原因呢?

—— 難道全然都是別人的不是或者他人的不足嗎!

【2】

【激進】【radicalness】這個詞,是在我們學習歷史的時候知道的。

但什麼是生活中【激進】的體現形式呢?

現在羅列如下,大家各自端照。

—— 速度太快的去作決定!

—— 秉持一種價值觀,而反對其他自己不認可的價值觀。

—— 不假思索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不考慮結果、安危以及他人感受。

—— 盲目地攀比某一種模式或者結果。

認為自己也可以忽略某些條件和基礎、必須那樣去做而沒有所謂的“第二條路”可言!

—— 不接受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並且不願意自己先去【改進】【improve】;執意認為自己始終是正確的。

—— 追求速成的結果而不願意接受給予調查研究的空間和階段性完成一件事情的【可能性】【possibility】。

現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了:【激進】【radicalness】,是一種我執。

激進,更是一種情緒的偏執而非科學、智慧的狀態。

設法避免激進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有的。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怎樣才算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