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相處,具備一種做人修養,放棄一樣東西,大家就都會感到舒服,這種做人修養就是懂得包容,需要放棄的東西則是成見。懂得包容,放棄成見,這是一種極高的教養!
“以鏡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快樂而積極的生活需要一種諒解和包容,放棄對自己和他人的成見,重新從客觀、理性和發展的立場觀點看人,如果能做到,你會發現,最可愛的人就在你身邊。
生命造就個人以不同的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活潑好動的人,能散發熱情和動感;追求真理的心,帶來體貼和體諒;腳踏實地的精神,吸引人們攜手合作……
瞭解不同人的性格特徵,遍觀眾生相,懂得包容,放棄成見,有助於和周遭的人更好地相處。某些人處理事情的立場或許不令你滿意,那其實是因為你不瞭解他的思維方式;某些人早先被認為是不嚴肅的行為,換個角度看,可以重新詮釋為“風趣”和“瀟灑”。是非、善惡以及對錯都不是絕對的,我們要尊重事實和它的原因。我們的認識和事實之間可能仍然有差距,但這並不影響彼此的交往,反而有助於與人相處得更自然,你無須刻意地掩飾自己或改變自己,也不必勉強別人來符合自己的希望,造物主造人就是要造出不同的意義來。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取長補短正是我們真誠待人和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瞭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能更清楚自己的弱點;觀察別人的成敗,自己引以為戒,就能從別人身上發掘出前所未見的特長,而那正是自己所缺少的和希望學習的;另外,我們說服別人向自己看齊,幫助他查缺補漏時,自己也就更瞭解自己了。
別說“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你這樣一意孤行,自己也會變成深不可測的人了。要想摸透別人的心,先要敞開心扉,懂得包容,放棄成見,。就像那句愛情格言所說的,“愛一個人,就該包容他(她)的一切,接受他(她)獨特的地方。”瞭解交往物件的性格特徵、志趣愛好,可以改寫朋友間交往的歷史。
很多人往往在摸清楚對方個性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對方某些時候的行為也是順理成章的,與朋友發生的誤會,也只是他們的行為方式與我們預期的不同罷了。在更深入地認識身邊的人之後,將有助於我們以較客觀的方式溝通,別人也能用很自然的方式迴應。
不要忘記,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間。隨時不忘提醒自己:“他(她)就是這樣。”不論有哪一種人交往,或多或少都有令人失望之處,要能學習從客觀包容的態度瞭解自己,並且認識他人。你有最適合自己的行為方式,別人亦然,其間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別。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你會逐漸發現,自己缺少的正是他人擅長的。如果你懂得包容,願意發掘他們的優點,你會發現最可愛的人,就在你身邊。懂得欣賞別人的好,避免先入為主的成見,取長補短,就會讓自己更有自信,讓交往更加坦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