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霞
“省著省著,窟窿等著。”在我很小的時候,便對這句話耳熟能詳,雖然那個時候並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但隱隱之間,總能感覺到它並不是什麼好話。這句話是母親的碎碎念,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常常伴隨著的是她那一聲長長的嘆息,在這由重及輕又自帶拖音的嘆氣聲中,究竟蘊藏著多少的無奈、多少的苦楚、多少的掙扎、多少的失望,年幼的我是無法體會的,只是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常常會感到有一絲絲不安在空氣中慢慢氤氳開來,年齡再大一些,放眼望去,竟連外面的天空也變成灰色的了……
這句話不僅僅是母親的碎碎念,更是我們家難以擺脫的“魔咒”,以致於稍稍長大後的我,有時竟不由得想要擺正一下二者的關係,是先有了這個碎碎念,還是先有了這個“魔咒”?想來,應該是先有了“魔咒”,後有了母親的碎碎念才更合乎情理些!三十多年前,父親是一家國有企業的煤礦職工,一個月百十塊錢的工資要養活一家老小,在那個物資匱乏、商品價格低廉的年代,如果單單只是吃喝用度,雖日子過得緊巴些但也勉強夠用,但令人生怕的是,命運常常會在你想不到的時候給你挖個“坑”,一旦掉進了這個“坑”裡,便需舉全家之力省吃儉用來奮力填“坑”。在我的印象中,家裡總是禍事不斷,不是父親身體出現狀況需要休養不能上班掙錢,就是奶奶從老家發電報緊急求助,抑或是父親因工作失誤導致經濟上受罰……如今看來,這些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但在那個一分錢要掰成幾半花的年代,這些事兒都被貧窮這個放大鏡無限放大,甚至會成為一個個繞不過去的“坑”,成為一個個需要奮力填補的“窟窿”。為了填補這一個個“窟窿”,我們也是吃盡了苦頭,生活本就清貧,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省吃儉用填“窟窿”,不要痴心妄想能夠買件新衣服,就連偶爾改善一下生活打打牙祭也是一種奢求,以致“逢年過節來個客”竟成了我幼時內心深深的期盼,因為只有在那時,母親才捨得做些好吃的用以款待客人或是過節,而我自然也可以趁機慰勞一下自己長期處於齋戒狀態下的胃了。
時光就是在一次一次地填“窟窿”和短暫喘息中悄悄流逝著,到了世紀之交,國家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煤炭行業也迎來了其發展歷程中的黃金十年,效益好了、工資高了、錢包鼓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已在不知不覺中從電視熒屏裡飛進了千家萬戶,昔日一張張被生活擠壓的“苦瓜臉”漸漸舒展開來。在到處洋溢著幸福和喜樂的大環境裡,我家的“窟窿”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少了,即使偶爾出現一次,也無法像過去一樣引起恐慌,也無法在生活的湖面上激起一朵浪花了。有時,它會在家人們的談笑聲中轉瞬即逝,有時,它的出現竟成了生活中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更有時,它直接被人們忙碌的身影所忽視。於是,它像是一個愛搞惡作劇的調皮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根本無人理會時便灰溜溜地躲開了。在一次和母親的交談中,我不經意問道,好久沒有聽過母親的碎碎唸了,母親爽朗一笑:“時代不同了,碎碎念也該變詞了,現在我的碎碎念是‘天空飄來五個字,那就不是事……’。
如今,我們早已搬離了礦區,住進了市區高聳的樓房,享受著國家富強帶來的種種紅利,告別了“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的舊日時光,回想起“交通靠走、通訊靠吼、取暖靠抖”的過往經歷,滿滿的感恩和幸福便會縈繞心頭。其實,生活中哪裡有什麼“魔咒”,苦難只不過是一塊試金石,它磨礪出人們堅韌、豁達、頑強的品性,當你足夠強大時,它便會成為通往幸福的鋪路石。就像我們的祖國,雖經風雨的磨礪,最終卻迎來偉大的復興!在這復興的光環下,有你、有我、有他,我們在它的蔭庇下,同時也在為它增光添彩!
END
作者簡介 任小霞,平頂山市作家協會會員,愛好文學。在報刊、網路平臺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