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看到他人遇到挫折而痛苦時,不但不好言相慰,反而冷嘲熱諷地說:“活該!”這種人在我們的周圍時常可以看到。

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視所有的敵對者如蛇蠍,厭惡不已。

俗話說:

“男兒出門一步,就有七個敵人。”

對現代人而言,敵人真是不勝列舉,如商敵、情敵、牌敵、考敵等。

其實,既然同樣是人,為什麼要為自己設下那麼多敵人?為什麼要那麼懷恨別人?這種朝朝暮暮與人為敵的人,終有一天,會變成冷酷無情的人。

據說,從小就一直在競爭的人,長大進入大學以後,有不少人的思想容易左傾。這裡所指的左傾並不是思想的左傾,而是指大腦的功能有偏左的現象,造成情緒的不穩定。

對大腦功能有深入研究的某博士指出:人的大腦可分為左右兩部分。左腦掌管知識技能,右腦掌管情緒和情操。

現代的學生,為了克服長期的升學競爭上的障礙,心裡時常鬥爭,因此左腦特別發達,右腦相形之下顯得遲鈍,這就是過於偏重智育的結果。

這種人的知識和學問綽綽有餘,然而卻是個只懂理論,缺少創造力,不知體諒別人的冷漠之人。

如果這種冷漠無情的人完成高深的學業,將來成為領導者,這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嗎?

不只是學生如此,這種現象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股暗流,尤其以女性為最。

曾有一個女孩,自認為自己遭到他人的虐待,內心一直忿忿不平,時時想伺機報復,不管對方如何道歉和解釋,她都聽不入耳,依然以為自己受了委屈,幾乎到了非將對方置於死地的地步。

有的人一旦對立場相左的人產生恨意時(即使只是假想敵),就會千方百計的攻擊對方,直到徹底的打倒對方為止。

一半人多半抱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心理,如果捱了一拳,一定要還三拳才肯罷休。

如此一來,不但永遠無法和解,還會增加彼此之間的憎恨落得兩敗俱傷,最後同歸於盡。

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儘量欣賞對方的成就,體諒對方,千萬不要播下爭執的種子。

人人務必自重,不要貪圖一時之便,而造成他人的困擾,唯有如此,才能消除一切糾紛。

釋尊的堂兄提婆達多因為嫉妒釋尊的名聲,時時設計加害釋尊,要置釋尊於死地。釋尊經歷這種痛苦的經驗,故一再告誡世人:

“不要以怨報怨!要做一個懂得容忍、體諒別人的人。”

現在人心浮躁,爭名奪利,從不體諒他人,只顧自己利益,危害日益加重。我們要更好、更有質量的生活下去,一顆體諒彼此,做此容忍的心是何等童重要!

12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懷念親愛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