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很喜歡《逆商》這本書,它的作者是保羅·史託茲,這本書講的很實用,讀著就讓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

這本書裡面分為三種人,一種是放棄者,一種是紮營者,一種是攀登者。

放棄者是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人,紮營者他們可能一開始是攀登者,但他們害怕遇到困難,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被生活給狠狠地打敗了,他們對社會對他人也做過貢獻,但內心很容易得到滿足。攀登者是一直前進的人,但他們內心是強大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披荊斬棘一路攀登。

要努力到感動自己,拼搏到身無餘力,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為什麼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觸動了我的心靈,它教會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逆境,如何面對生活給自己帶來的難題,如何在逆境來臨時做更強大的自己,逆境不是壞事而是你意想不到的好事,它能教會你怎麼能更好的成長,平庸的你不再平凡,讓你意識到原來弱小的自己也能有探悉宇宙的勇氣。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淡定應對生活中的壞事件。世界上人真是太多了,但同樣分為上面的三中人,放棄者就是生活在底層的勞動人民,紮營者就是小康生活的人,攀登者就是富豪。但這三種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可以互相轉換,放棄者如果想過有錢人的生活,就要努力攀登,而紮營者更容易滿足自己,認為自己過得還挺好,但這樣的人更容易成為放棄者,不攀登就會被趕上,而攀登者就要永久攀登,不攀登就會被代替。

雖然有些人很窮,認為自己很平庸,但那只是一時的,只要拼搏,克服懶惰,堅持學習,總有一天我們會趕上那些不攀登的放棄者和紮營著,走上人生的高峰。

大家都知道孫玲這個姑娘,她是勇於挑戰逆境的攀登者,對平凡的生活抱有不平凡的心,小小的天有個大大的夢想。

孫玲用10年時間從流水線廠妹做到了谷歌程式設計師。她出生在湖南婁底農村的貧困家庭,家境十分貧寒,吃飯勉強能填飽肚子,而在那個落後的農村,父母總是告訴她讀書是沒有用的。她也就上完高中南下打工去了。

她一開始在廠裡打工,可是她不安於現狀,做了幾個月之後,就萌生了想學計算機當程式設計師的想法,可是她對計算機一無所知,就上過幾天網咖,再說她的錢不足以讓她上計算機的課程,但生活再艱難,也不能打倒一個決心改變命運的人!

她開始一邊打工一邊學習,15個月的時間,孫玲完成了全部的培訓課程,21歲的她順利在深圳找到了一份輕鬆的工作,相比工廠的辛苦,她很開心。

孫玲並沒有安於現狀,停止學習。她先後報了英語班,自考大專、專升本的培訓班,英語成績獲得極大提升,還獲得了西安交大計算機系的大專文憑、深圳大學的自考本科文憑。

到2016年,孫玲兩次跳槽,成為一名月薪過萬的程式設計師,那時他26歲。

她一直緊追攀登的步伐,由於接觸的人越來越優秀,她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於是萌發了要去國外看看的想法。

也許是她的想法讓上天給知道了,一所美國高考招提供實習的碩士研究生,由於她本人很努力,成績非常好,就順利出國了,出國的她並沒有錢,為此她面試了無數次工作,最後被一家谷歌的外包公司錄用,每天在谷歌辦公樓上班。

十年時間從高中學歷到留學研究生;從婁底貧窮農村到美國谷歌;從打工妹到高薪程式設計師,她的努力終將獲得了意義。

她是有夢想的姑娘,從一無所有到擁有所有,一切都是自己打拼出來的,每個人都有逆境,不如意的時候,不要埋怨命運的不公,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馬雲人盡皆知,我想認識他的人太多太多太多了,他的經歷很多人也都瞭解,但人們對越瞭解的東西就越容易忽視,我很喜歡馬雲,喜歡他的創業精神,喜歡他的人格精神,還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他的故事一天可是講不完的。很多人都想成為像馬雲那樣的有錢人,可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你就要經歷他遭受到的磨難。

馬雲個子不高,長的也不帥,上天給他的都是不完美的樣子,但他從來沒有自卑過,放棄過,他相信命運可以改變,只要自己有手有腳有腦袋就是上天給我的最大的恩賜,說來也怪,馬雲那個年代的人,都是一些肯學肯拼搏的,沒上學的大部分都是家裡窮,姐妹兄弟多,上不起的,馬雲搬過磚,當過秘書,做過搬運工。

他的逆境太多太多了,一路走過來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他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考了三次大學,最後一次勉強被杭州師範學院以專科生錄取。當時他的成績是專科分數,離本科線還差5分,但恰好本科沒招滿人, 馬雲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及格。馬雲就這樣湊巧地上了本科,並憑著滿腔熱情和一身俠氣,當選學生會主席。

記得有這樣一件事,馬雲和他的表哥同時去一個公司應聘服務員,結果對方嫌他個子小,長的醜,就把他拒絕了,選了他的表哥。

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發現了網際網路,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31歲的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卻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雲第一次上了網際網路。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曰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馬雲當時就意識到網際網路是一座金礦。這激起了他內心的極大興趣,設想回國建立一個公司,專門做網際網路,在當時那個中國都沒人敢提網際網路這個東西,這對他們太遙遠了,簡直不可思議,看來馬雲的意識還是比較超前的,他看的很遠,看到了很多人沒有看到的商機。後來馬雲約了24個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義上的學生,給他們介紹這個東西,結果23人反對,只有一個人說可以試試。馬雲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還是決定幹,哪怕24人都反對,他也要幹。 這就是馬雲,攀登者的精神。馬雲提起當初,讚賞的是自己的勇氣而不是眼光。 做網際網路時,每時每刻都有逆境都圍繞著他,沒有錢,沒有大的地方辦公,除了人什麼也沒有,但幸好有這麼一群人願意跟著他幹,讓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他找誰投資,別人都會狠狠地挖苦他一番,嘲笑他異想天開,這是多麼的傷自尊啊,經過無數次的拜訪,最後找到了投資者,就是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之聖”,許多人慕名來找他學習,馬雲曾在2008、2014、2019,三次親自登門拜訪稻盛和夫,求教企業的經營管理之道。 這個人願意相信馬雲,因為他看到了馬雲身上有一股勁。

還有京東的老總,劉東強更是貧苦孩子出身,但人很好學,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走那天還是親戚鄰居送給他的路費和伙食費。我一直很好奇那些貧苦家的孩子是怎麼成功的,沒錢沒人脈沒背景,就這樣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功了,現在的我們有何臉面而不去學習呢,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有些東西一輩子是學不完的,但只要堅持不偷懶,你學的東西能讓你很好的過一生。

我們無法選擇身處的時代或環境,唯一能選擇的是如何有效和積極地去應對。生活也許艱難,但你應對逆境的方法決定了你的命運。

6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很抱歉沒能給你們光耀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