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嘗試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之前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用思維來主導人生。但接下來,自己則是嘗試以“道”來指引自己的人生。
這種新的方式,是將自身虔誠地奉獻於“道”。人生的過程,不再侷限於我的思維、感受等,而是讓自己迴歸清靜無為,跟隨“道”的指引。虔誠的態度,是認真、真誠地對待“道”。“道”的特性是利萬物而不爭,如果自身有做出傷害外界的行為,需要真誠地悔過和改正,使得不再重複。如果內心有產生妄念,也是需要清除的,不能夠有虛假的態度。奉獻的意思,是完全地順應“道”,讓“道”作為命運的主導者。個人是“道”的載體,是“道”的化身,所作所為都是跟隨“道”的指引。
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在“道”的指引下為人處世。而判斷是否符合於“道”,就是看有沒有在和諧的狀態,可以看個人、家庭,以及所在的其他組織體。在符合於“道”的狀態,自己會是愉悅、和諧、平靜的狀態。如果有不和的情況,說明存在需要調整的部分,調整之後才能夠較好地順應“道”。
這種生活方式,自己的追求不再是個人的私慾,而是順應“道”利益整體。這樣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追求,只是在無為地順應“道”。這個過程,是迴歸清靜無為,少有雜欲妄想,然後能夠使得家庭和睦,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
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源頭是認知的轉變。自己不再是從“我”來看待這個世界,而是從“道”來看待萬物。萬物合而為一,衝氣以為和。萬物是一,然後人類、國家、家庭、個人,雖然是相對獨立的整體,但在萬物中又是相互影響的。所以,真正在指引自己人生的,是萬物合一的“氣”,自己是在順應“氣”的運動,利益整體的同時也在利益自身。
當自己迴歸清靜無為,人生會是很簡單的過程。在清靜的狀態,自己可以有直覺、靈感的產生,是從“道”來覺察和感知,使得人生是無為自然的過程。雖然是簡單的人生狀態,但也會始終順應“道”來利益整體,自身也會感受到圓滿、充實、愉悅、自在。
在悟道的過程中,這次的轉變會是關鍵的,換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道”做命運的主導者,而自己要做的,就是順著“道”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