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記是哲學還是那個學派曾經有過這樣的問題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如果真的要回答的話,我相信答案多到數不清,而且還沒有對錯之分,和每個人的年齡、境遇、性格都會有一定關係。那我感覺人生的不同年齡段的人生意義是什麼呢?
1、少年時代,如早上7、8點的太陽我為什麼用這個形容呢?是因為我在少年時代接觸最多的應該是老師,而老師是這樣形容我們的。還有一段很經典的話,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感覺這句話就是我們少年時代的意義了吧。我們沒有生活的壓力和苦難,我們每天只要背起書包,在教室裡面聽老師的教誨,好好努力的學習,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成長就好了。
2、青年時代,掙脫迷茫,找到方向誰的青春不迷茫,大部分的人在青年時代,特別是青年的開始高考過後面臨選擇學校和專業,很多人都是迷茫的,不知道這個專業適不適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會不會從事這個行業。還有就是大學畢業後的選擇工作,基本上都很少從事自己專業的工作,因為有一些專業是需要慢慢的熬,可是剛畢業又想“大展拳腳”,掙很多錢,這就有了矛盾,就像是月亮和六便士不能兼得一樣。而且我們的目標和想法隨時在發生變化,你剛畢業的想法和你從事一年工作之後的想法,工作多年的想法又會不一樣。
所以,我感覺青年的我們一直都要迷霧中行走,人生充滿著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那一個轉折點自己以後可能是走向與自己的想象大相徑庭的路了。人生就是這樣的妙不可言,但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在自己壯年時代來臨之前,明白自己未來究竟往那方面走,未來的職業人生規劃是什麼?未來定居在那個城市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了。
3、中年時代,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基本上到了中年時代,大部分人都結了婚,甚至有了孩子,因為你自己不著急,你父母也會催你的。這時候,生活就不再是青年時代的轟轟烈烈了,開始步入了柴米油鹽平平淡淡的生活了。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間的關係,則是主要思考的問題。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是肯定大,就需要努力工作,而一忙工作,就容易忽視家裡,輕則有矛盾,重則導致離婚。而且,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有爸爸的參與,不能光所謂的幫媽媽帶孩子,爸爸也是有這個義務和責任的。
4、老年時代,多享福,少操心隨著年齡增大,自己看遍的已經足夠多了,這一生的酸甜苦辣鹹你是一定都經歷過的,或許你可能有些忘記,但它們已經成為你重要的回憶。很多老年人到老了總是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給孩子們帶來些幫助,但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不必為他們過度擔憂什麼,我們為生活奮鬥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孩子都大了,就應該開始充分的享受生活了。
看完這個是不是有種過了一輩子過完的感覺,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大同小異的,無非都要經歷這些階段,我們應該開始做人生規劃的時候就是青年時代,在青年時代的結束能確定下來就很好了。我認為在每個年齡段享受不同階段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