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是可做可不做,而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也就是必須要做。
如果你認為這件事情沒有意義,那何必要去做。
多數人在做事之前都會焦慮,這件事值不值得做,害怕自己做不好,浪費時間,浪費資源。而遲遲不去行動。
漁夫在出海打魚前,從來不會焦慮今天能不能打到魚呢?也不知道魚群在哪裡,他們都會果斷的出海,憑經驗去尋找魚群出沒的海域,往往都是滿載而歸。
你為做不做而焦慮。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你無事可做,那些真正在做事的人是沒有時間去焦慮的。
人為什麼會害怕呢?
01
有的人認為害怕是終點,而有的人卻認為害怕是起點。那些成功的人哪個不是從多次的失敗中吸取教訓,獲得最後的勝利的。
02
有的人先天的性格就比較好強,遇到挫折與失敗往往很難走出來。
撒切爾夫人曾經說過:
注意你的言行,因為它能影響你的行動。
注意你的行動,因為它能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03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也許是俗話說的吧!暫且不管是誰說的,我認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你成功過一次,就會知道成功所必須要有的條件,然後充分的湊夠這些條件。如果你從來沒有成功過,每一次的失敗都會有不同的原因,然後繼續試錯,而蒙對的機率卻近乎為零。
托爾斯泰講,“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項羽大敗自刎於烏江,劉邦當了皇帝。劉邦的成功必有原因,也可以總結很多成功的要素。而項羽的失敗卻多了去了。即使他打敗了劉邦,可能還有其他的缺陷,讓他後來依然會陷入失敗的陷阱,對於這些因素我們很難把握。
小結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果用“此山中”比喻,當你有了上帝視角,用現代化科技提前認識了“廬山”,有過親身體驗全貌的廬山。當再次讓你身處“廬山中”,其實是能感知廬山的全貌,能感知自身處於廬山哪個位置,將去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