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所有的智者都會告訴我們,讓我們煩惱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或觀念,或者說,是覺得事情“應該”如何如何的執念。

“應該”,就像一根繩子,將自己捆縛起來,所以,所有的智者都會告訴我們,要想解脫,唯有反求諸己,破除執著。

如何破?且往下看!

“我竟然有兩年沒有去看春天了。去年是這樣,今年都快三月了,我們這兒的花都開了一個月了,可我幾乎每天都窩在家裡,根本不想去看花。”

“那又怎麼樣?就不去看唄。”

“我覺得自己可能有點問題。你知道,以前我是那麼熱愛春天、熱愛花朵的。”

“你以前特別愛穿某件裙子,以至於後來買了好幾條同款,然而,後來的那兩條你根本就沒再穿過一回;你以前曾排山倒海地喜歡一個人,日思夜想,魂魄隨君,後來,你一年半載也很難想起他一回;你以前特別愛吃臭豆腐,你以前特別喜歡聽古琴,你以前很不喜歡跟人說話……而現在,這些都改變了。你覺得有問題麼?”

“好像,也沒啥問題。可是,我還是覺得忽然不愛看春天了,這件事有點不一樣。這讓我不安。我想搞清楚為什麼?”

“搞清楚了麼?”

“沒有。”

“那為何要去搞?隨他唄。”

“不行。隨不了他。”

“嗯。遇到問題,非要答案,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習氣,很大的執著。這是你需要覺察的。”

“我知道這是習氣,是慣性,可是這得慢慢去修。你就告訴我一個現在就能起作用的辦法吧。”

“好。將你的問題精簡化。”

“我兩年沒看春天了,這有問題。因為春天那麼美,我應該迫不及待地撲上去。”

“當你持有這種‘應該’的觀點時,你感覺怎樣?”

“我感覺很疑惑,很困擾,感覺自己沒有愛春天,因而可能心理有問題,很不安,很焦慮。”

“那麼,假如你根本沒有這個‘應該愛春天’的觀點,你感覺會怎樣?”

“如果沒有這個觀點,我就沒有問題和糾結,很平靜。看不看春天都無所謂。”

“那麼,你發現問題了麼?”

“發現了。我受困於一個觀念。受困於‘我應該愛春天’的這個觀念。”

“誰規定了這個觀念?”

“仔細想想,沒有人規定。除了我自己。”

“你為啥要這麼規定?”

“是呀,我為啥要這麼規定?好奇怪呀!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模式,就是,我自己搞出一個規定,然後去卡住我自己!”

“哈哈哈,這就是傳說中的作繭自縛呀!其實,我們的任何一種煩惱背後,都對應著某個執念。執著於好,必困於壞;執著於高,必困於下;執著於美,必困於醜;執著於生,必困於死……所以禪宗大德才會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而所謂破煩惱,不是要破煩惱本身,而是破它後面的執念——那才是陰魂。”

(PS: 關於如何轉念的方法,推薦大家閱讀拜倫·凱蒂的《一念之轉》)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愛過,也只是,愛過